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饮食调养

妞妞还不懂留恋世界的孩子,却让读者们

《妞妞》这本书的作者是周国平,妞妞是他的女儿,这本书是他在妞妞离开人世之后写的。可爱聪明的妞妞,喜欢吃糖、听音乐、玩玩具,和任何一个稚嫩的孩子一样,但妞妞又比大部分孩子不幸。妞妞出生后没多久就被确诊患有眼部肿瘤,肿瘤随着时间增长、侵犯周围组织,视力没有了,可爱的容颜也没有了,变得不是原来应该有的模样。她短暂的一生终止在一岁半,还是什么都不懂、刚刚认识世界的孩子。作为父亲,用自己所能想到的语言,记录属于自己女儿妞妞的岁月,也记录着病痛对妞妞的折磨。也写出了他和妻子雨儿从对妞妞的期盼,到绝望、无措的历程,而妞妞永远活到他们的记忆里,也活在这本书里。本来一个晚上就可以看完,硬是花了三个晚上断断续续看完,因为只要翻到不忍的地方,就放下,不忍、不舍看,仿佛只要我不看,书中妞妞经历过的痛苦就不存在。就像《一个人的朝圣》里哈罗德的想法一样,只要这条路他一直走下去,到了疾病晚期的好友奎妮就会活着一直等他。图片来源:网络1、生命之间的联系是一场缘分,不知怎么地就成为了彼此的家人,但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辛万苦,和各种不确定性。就像怀孕,就这么千挑细选的一个受精卵就发育成了胎儿,父母又期盼、又担心,宝宝是否身体健全;是不是脐带绕颈,绕了几圈,宝宝会不会缺氧;胎位是头位还是臀位,能不能顺产;听说顺产的孩子经过产道挤压,会更聪明更健康;母乳喂养的孩子是不是免疫力更好……我同事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小心翼翼,产科医生让做什么检查就做什么检查,以前爱的咖啡、奶茶、烧烤,全戒了,就为了孩子能好好的。宝宝出生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关心孩子身上是不是有胎记,因为怀孕之前咖啡喝多了、生怕色素沉着,因为产前超声检查无法看到皮肤,没有的话最好,如果不小心有,只要不是长脸上都觉得万幸。虽然咖啡和胎记没有必然联系,但担心就是少不了。等到宝宝好好出生,卸货了,一切万全了?然后像谭维维的《如果有来生》的歌“等我们都长大了就生一个娃娃,他会自己长大远去”?不是的,孩子不是自己简简单单地长大,后面一系列在等着,孩子出生后视力听力测试能不能通过,万一弱视、弱听怎么办;皮肤黄了、会不会有黄疸;咳嗽了、会不会是肺炎……永远操不完的心。产前的各种检查,不就是希望优生优育,生下一个健全的孩子吗?产后各种操心,不就是希望孩子能平安健康长大吗?孩子从胎儿开始到出生,到成长,读书成材,远离父母,成家立业,一生都在牵扯着父母的心,孩子的存在是父母勇敢面对生活的铠甲、但同时也是软肋。孩子的一切都让疼爱孩子的父母牵肠挂肚,所以文中妞妞的离开也带走了她父母的牵挂,相处短暂,思念却长久。即使旁人劝着过几年再生一个,当是妞妞重生。可是妞妞是独一份,这份亲情也是独一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谁也取代不了谁。就像《小王子》里说的,世上的玫瑰有千千万万,但小王子的玫瑰只有那一朵,没了就再也没有了。图片来源:网络2、妞妞是独一无二的,读者都会为妞妞感到痛心,有人觉得文中的父亲不可思议,怎么可以在面对妞妞的疾病时,选择的是不作为、不手术,放任之。我为此感到惋惜,却不想苛责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因为没人愿意出现不好的情况,没人愿意面对这种选择,也没人知道当自己面对这种情况时会做何选择。他做了自己觉得当时可以做的决定,觉得如果手术后妞妞有幸活下来了,但眼睛和视力没有了,可能被别人欺负,而后还得忍受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那时候的妞妞已经长大懂事,继续受这种苦,最终还是保不住命。觉得让她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离开,可以少受折磨。“人家常说,父母能给孩子的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了,我们连这也做不到,她长大了会埋怨我们的。”这是他们选择的心态,然后决定动手术也不是,放弃也不是,就这么犹犹豫豫耽误了可能治疗的最佳时间。决定在大人,命运在妞妞,这个决定在我们看来注定结果是不好的。幼小的娃娃没有见过花朵的色彩,没有看过烟火的绚烂,甚至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无法感受全部的光亮。一生里相伴感受最强烈的只有疾病的折腾,即使父母倾尽了所有的爱也无法减轻她的半分痛苦。满书的无奈和生命的无常,本来会笑会说话,随着疾病进展,疼痛和哭泣占据了小小的生命,连吃东西都是一种受罪,那哭声撕碎了父母的心。妞妞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肿瘤,不知道什么是失明,不知道什么是死亡。这个小娃娃会不会觉得生命就是这样,就是感受痛苦,身上又痒又痛。说她还小,可是她明明有感知的能力,即使看不见,但停止呼吸之前,都说着“开开音乐”,因为每次只要她说了这句话,就会有好听的声音伴她笑,伴她入眠。而看书的我,也感觉自己的心随着妞妞的命运,翻出来苦了一遍又一遍,又感觉心是泡在酸水里的海绵,挤也挤不干净。很多人在做这种抉择的时候,都无法尽善尽美。我在痛惜的情况下只能反问,连气功师做法术的这种治疗,都愿意去相信去尝试,为何却不愿意尝试手术治疗?图片来源:网络3、看遍无数选择和选择的后果,我们终将意识到,谁也无法替别人的人生做决定。在医院,只有产科住院部,大部分时间是欢声笑语;其他病房,大部分人是愁容满面,即使本性乐观,可能也是强颜欢笑。医院是一个常常需要让人们做选择的地方,你可以想象那个时候你的状态是什么样子吗?当然,没有人想要有这个经历,因为概率确实是吓人的,医生都会和病人或病人家属谈疾病的预后,没碰上可能就是没有,碰上了就是百分百。你不知道那个决定之后,伴随而来的结果是什么,是更好还是更坏,很多人无法想象、无法承受,也许悔恨和自责总会出现在之后的岁月里。人生实苦,苛责无用。没有人能替当事人做决定,如何选择在于需要做出选择的人。如果超声检查结果告诉孕妇,胎儿的手有缺损,是不完整的,有的父母会选择生下来,有的父母会选择放弃。我们感慨有的父母的考量,可以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又不免担心这个孩子以后能否战胜肢体和生活的困难;但也无法苛责放弃孩子的父母,那是他们的选择,理智和情感促使他们做了决定。身体有障碍,但智商健全,取得的成就高于普通人的也很多,像海伦·凯勒,斯蒂芬·霍金,张海迪,这些耳熟能详名字,带给我们的是坚韧的性情、不屈的精神,和永远被人铭记的事迹。这些是出现在人们面前成功的例子,也有活在社会中、不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ysty/15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