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阅读障碍”这个词,鲜少有家长知道。
但你可能会发现,周围有的孩子头脑灵活反应快,性格活泼开朗,平时与人交流、玩耍都很自如,也有上进心。可是一读书就面露难色,总是很痛苦。学的很认真,一考试却不理想。
其实,这些孩子很可能就是正在被“阅读障碍”困扰。
01
什么是“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就是一种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能协调而引起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症。
在阅读障碍孩子的眼中,文字不是整齐排列在书本上,而是像星星一样闪呀闪,甚至会变换颜色,“像是在颠簸的马背上阅读。”
由于大脑的识字系统无法准确识别文字,所以阅读障碍的孩子们在浏览文字时,无法准确读出来,看错、看漏、看串行都是常有的事。
这类孩子没有明显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智力同一般人并无差别甚至超常。
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却与常人有较大差距,阅读和书写的速度慢,识字很少,缺乏阅读兴趣。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
长期以来,阅读障碍者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贴上“笨”、“爱玩”、“学习不专心”或“懒惰”的标签。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也开始认为无论如何努力,都赶不上别人,而变得自卑自弃。
02
阅读障碍表现
其实阅读障碍不止是读字困难,还有很多具体表现,比如:
阅读时容易出现跳行漏字、错字、加字;
倒反念、阅读速度慢、长时间停顿;
不能正确分节、无法理解阅读内容;
爱看有图片的书籍,排斥文字很多的书;
看不懂数学应用题,读不懂题意;
写字时左右颠倒、部首错置;
字体歪斜、大小不一;
抄写缓慢、握笔错误等…
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孩子的各种表现,才能帮助他更科学地成长。
03
阅读障碍的原因
孩子视觉辨别能力不足
视觉辨别能力是指个体把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区别出来的能力、包括求同能力(发现二者的相同之处)和求异能力(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两个方面。
视觉辨别能力发展良好的孩子,在经过短时的注意后能判断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几个细微差别,或者从多个相似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两个来。
如果孩子的视觉辨别能力不足,那么就会出现6、9不分,b、d不分的情况,在读书时就会经常分不清形近字,从而读错字、速度慢的情况了。
视觉空间感不足
视觉空间感是人类学习活动中依赖最多的感官(觉)功能,视觉空间感包含一般的视力、视野扩展能力、平面与立体的转换能力、层次辨别能力、视觉记忆能力等。
视觉空间感发展成熟的话,人们才可以准确地辨别物品的形状、大小、高低、远近、宽窄、长短、阴暗等属性和物品所处的空间状态(如:方向、距离、位置)等,以及彼此间外观上细小的差异。
视觉空间感不足的孩子会出现跳行漏字、写反字、记忆差、辨别相似的图形或字有困难、想像力差、联想力不好、作文能力不佳等困难。
视觉广度不佳
视觉广度是指眼睛在注意力集中状态下所看到的空间范围,也可以说是接收信息的广度。
我们知道阅读是一种集中运用视觉活动的任务,孩子必须独立通过视知觉判断文字材料,正确反映它们的内容,才能阅读作业的要求。
因此给孩子做一些视觉广度的训练非常重要,能让视觉接收到的信息能尽量完整对学习效率提升会有很有帮助。
04
阅读障碍的改善
数字迷宫
在纸上画满表格,并顺序写出1、2、3,让孩子从入口开始,按照1、2、3的顺序连线,注意只能上下左右方向,不可斜向前进。
这个游戏可以提高视觉区辨和广度,锻炼视觉空间感,改善阅读速度慢等情况。
彩色记忆球
准备几个不同颜色的小球或积木,让孩子观察几秒后闭眼,家长拿走其中一个小球,让孩子睁眼后说出拿走的小球的颜色。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视觉记忆和转化能力,改善阅读或书写效率低的情况。
手指迷宫
让孩子用手指找到出口,也可以用惯用手拿着笔画出线条找到出口,对孩子的协调和手部肌肉控制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滑动瓶盖
在纸上画出两条相同或不同的线段,让孩子双手食指抵住瓶盖进行滑动,可以提高左右协调和视觉追视能力。
听指令跳圈
让孩子站在圈内,家长出指令,比如:前、后、左、右,一次下一个指令,让孩子根据指令,跳前或跳后,跳左或跳右,并最后都跳回圈内;
当孩子能很好完成一个指令,家长可以一次性出3个指令,比如:前右左,孩子一次性听完后,做出三个动作,难度逐渐会加大,同样挑战1分钟,看看正确多少次。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对前、后、左、右的理解,建立更好的视觉空间感。也可以让孩子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跳圈游戏,综合锻炼空间感和协调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