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鲁萍编辑/教研院当我们接到一个个案的时候,我们如何入手去找到这个小朋友的问题点,我们如何去确认他是否有语言或者言语障碍,如何抓住这些问题点,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制定训练目标以及怎样和家长进行沟通,今天我就这几个方面和大家说一说诊疗流程。PART01治疗师常见问题与要具备的能力许多言语语言治疗师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专业理论不扎实。因此我们如果能独立接个案,至少具备的条件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临床经验。这需要系统有效的培训,而不是照本宣科。而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和训练。例如我们需要全面有效的评估,才能找到儿童的语言言语的问题点,通过评价去了解儿童最主要的语言及言语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他跟正常孩子区别在什么地方,这个时候需要我们通过专业的知识去把问题点挖掘出来,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对儿童进行干预。现在大多数言语治疗师的欠缺点:评估方法欠缺难以把握问题关键专业知识不足治疗计划及治疗方法千篇一律等等。PART02治疗师的接诊流程我们进行基本资料的收集,进行筛查,之后进行言语或者语言方面的评估。针对评估的内容,进行目标的制定,之后开展训练计划。流程图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几个关键词的搭建:收集资料,筛查,评估,制定目标,实施。那么如何把这些流程合理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点的把握,我们遵循怎样的思路进行,这是我们要在临床工作当中不断深入了解的。儿童常被发现的异常点:家长常常是通过对比来发现孩子的问题,很多家长的焦虑点一般是:●“别家孩子有的10个月都开口说话了,我们家孩子2岁半了才开口说话,是不是晚了。”●“孩子发音不清晰,说快了更听不懂了。”●“我们家孩子说话不流畅,是不是口吃啊。”●等等……PART03基本资料的收集资料收集主要通过问诊,有部分资料可以通过家长填写表格的形式进行,从家长或者照料者那里获得,在内容上主要了解与儿童语言言语问题相关的情况,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常规的是姓名,年龄,居住地这些内容。现病史:我们要尽量详细询问儿童原发病的情况以及进展情况,病情程度等。我们需要了解儿童是否接受过语言相关的检查、治疗、训练及其效果等。既往史:主要记录儿童出生时的有关情况,如是否足月出生、分娩方式、胎次、产次、出生时的体重、生后有无窒息和黄疸情况等,必要时还要详细询问母亲怀孕、妊娠的情况。生长发育史方面主要询问儿童的发育情况,重要发育指标包括儿童抬头、坐、爬、叫爸爸和妈妈的月龄和年龄,还要询问儿童出生后由谁来抚养以及关系等。还应了解儿童的语言环境是否良好。生活习惯方面要询问儿童的生活是否规律,平时的兴趣和是否有特殊的爱好,某一阶段儿童的性格是否有较大的转变和表现等。我们需要了解他的发育是否正常,是否是整体发育落后导致了语言发育落后,还是说其他方面都没有问题,只是语言方面存在问题,这涉及到什么,涉及到了儿童的预后问题,预后的快慢,预后的质量问题,和训练的进展情况。家族史:主要询问家庭成员中是否与患儿有类似表现、父母及家属是否有遗传病史、父母及看护者的文化程度以及与儿童的关系和语言环境情况。这些内容对于正确评定儿童的语言言语情况,推测预后以及采取那种训练方式是很重要的。为了方便检查,我们可以将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形成表格在家长来园前或来园时进行填写,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不易遗漏重要资料。PART04筛查如果儿童的语言是这个冰山,我们在海面上能观察到看到的是冰山中露出海面的一角,是什么呢?是语言的表达。孩子实际可以说出的话就只是冰山的这一角。家长看不到的地方,正是我们要去了解和把握的地方,我们需要去了解海面下的内容有多少,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露出海面的这部分出现的异常,去筛查,去告诉家长,结果是怎样的。即使都是2岁了还不说话的孩子,“海面”以下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可能一个孩子理解是达到同龄小朋友的语言理解能力,一个是达不到同龄小朋友的水平,但是他们呈现出来的都是不说话,没有口语表达。那么训练的目标和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一个要侧重口语表达的训练,一个要侧重语言理解,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能出现口语的表达。那同样的,支撑这些的体系,需要非常复杂的大脑和身体的功能,比如,交流能力、认知能力、智力发展等等。这也是在筛查中我们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jbzs/1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