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了解自闭症的人都有一个误区,90%的家长认为所有的自闭症孩子都不会说话(没有语言)。
要消除这个误区,首先来看看自闭症的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其他情况。其中“语言交流障碍”就是跟语言相关的。
什么是语言交流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分非言语交流障碍和言语交流障碍。
#非言语交流方面
自闭症儿童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也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言语交流方面
①无法用准确的言语表达自己的需要;
②不断重复某种要求或喜好;
③只会说短词,无法用句子表达自己;
④完全无法说话。
由此可见,自闭症孩子并非没有语言、不会说话,而是有语言障碍。
有语言障碍的孩子都有自闭症?也不一定。
语言障碍覆盖的人群有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发展性语言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等。
很多自闭症孩子在幼儿早期就会出现语言方面的问题,家长往往以为这只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个别差异所造成的“语迟”、“开口晚”现象,而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语迟”的孩子不一定都有自闭症,会说话的孩子如果有交流障碍的现象也很大可能是患有自闭症。
语言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家长不要轻信“贵人语迟”等说法,注意观察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表现。如果儿童比同龄人语言出现得晚,表现得落后,而且这种落后超过个月的发展差异,家长就应该寻求专业的评估和诊断。
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开口说话?让孩子开口,远没有会说话那么简单,还需要掌握很多语前技能:沟通动机、模仿能力、共同注意、专注能力、轮流等待、游戏技巧。等孩子做好这些能力储备后,开口说话才能“水到渠成”。
而且,我们一定要遵循整体原则,就是要去观察、等待,然后给予辅助。
首先,观察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去看孩子的眼神、表情、动作、语言,通过观察这些内容,知道孩子当前喜欢的是什么,从而能够更好的抓住孩子的动机。
等待是指要等待孩子的表达,给予孩子充足的反应时间。比如,孩子只是看了一眼杯子,都没有说“我要喝水”,家长就看到了孩子的眼神,知道孩子想喝水,赶紧拿起杯子给孩子喝水。其实,家长没有留出等待孩子表达的时间,就让孩子失去了一次表达的机会。
最后,根据孩子当前的能力给予适当的辅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需要找专业人士对孩子的能力进行评估,知道孩子的能力缺口,然后给予合适的辅助。辅助方式包括肢体、手势、眼神、视觉、口型、口语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