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饮食调养

保护听力健康提高全民生活质量

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5327.html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袭扰着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年报告称,全球有3.6亿人有听力残疾,占全球总人口的5.3%。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七岁以下聋幼儿可达80万,每年还将新产生聋儿3万余名。老年性耳聋有的万,随着人口寿命增长和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不断增加。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引起耳聋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耳聋:遗传;后天性耳聋:疾病(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白喉、伤寒、梅毒、脑膜炎、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外伤、药物等;煤气中毒、噪声、出生时缺氧等因素也能导致耳聋。听力残疾人中50%可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预防。想要预防听力损失,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爱耳意识,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A

听力防护从基因检测开始

遗传性耳聋中绝大多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是由于夫妇双方把自己携带的同一个基因的致病突变同时遗传给了孩子。还有一种耳聋本不该聋,那就是线粒体突变引起的药物性耳聋。所以应提前进行基因检测,合理预防。

B

妊娠期、新生儿保护

妊娠期间,母体一般不要接受预防注射、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如母体患感染性疾病,一定及时进行治疗,并对医生讲明妊娠情况。对于新生儿各种原因的缺氧、黄疸等疾病,应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

C

积极治疗、监测基础病,合理用药

对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病应积极治疗,定期监测、遵医嘱服药;重视感冒,若感冒同时出现耳部不适要及时就诊,避免感冒继发中耳炎。不要自行服用药物及保健品,不要滥用抗生素药而导致的药物性耳聋(常见于少年儿童)。避免一些耳毒性成分损伤听力。这种药物性耳聋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所以谨记合理用药,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D

噪音环境下做好防护工作

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声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因此需要长期在嘈杂环境中工作的人员需要佩戴防护耳塞和耳罩进入工作场所,并定期做好职业病健康检查。控制前往高噪音场所的频率,如:体育赛事、迪厅、酒吧等,尽量远离噪音制造声源。可采用“间歇式”离开,让听觉器官得到短暂的休息。

E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减少挖耳次数,频繁用力地掏耳朵会碰伤耳道引起感染以至于引发炎症,造成听力损伤。如果经常耳朵很痒,到医院耳鼻喉科经医生检查后处理是正确的方式;不要大力擤鼻涕,应采取压住一侧鼻孔,用另一侧将鼻涕向外擤出,交替性的擤鼻子。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避免大量饮酒。

F

合理使用耳机

现代生活环境,佩戴耳机人员数量大幅增加,因此佩戴耳机时应注意不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耳机、睡觉不戴耳机、不长时间佩戴耳机。如需长期佩戴耳机最好使用头戴式耳机。可遵循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一次不超过60分钟的原则来减少耳机带来的听力损伤。

虽然有很多预防的方法,但是耳聋依然不可避免,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听障患者都要实行三早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有部分的听力损失可以通过医疗技术进行治疗,但大部分的听力损失都为不可逆的,那么准确进行验配助听器或者其他听力辅助设备是听力障碍人士回归到有声世界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发现或怀疑自己有听力障碍时,医院进行听力相关检查,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处理。

图文/张圣楠编辑/谢晴晴健康--(免费咨询预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ysty/1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