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相关医院

儿童言语语言障碍针刺治疗研究进展广东

儿童言语语言障碍针刺治疗研究进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

易爱文

概念

言语是指口语的能力,是个体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需要口唇和舌的协调运动。

语言是通过应用符号达到交流的能力,是复杂神经心理活动的结果,按照语言社会建立的常规来实现。符号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以及姿势的,如手势、表情等。

言语—语言障碍

言语障碍是指言语发音困难,嗓音产生困难,气流中断或者言语韵律出现困难,如构音障碍。

语言障碍是指上下文中和非口语的过程中词语应用出现障碍,如失语症。

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的发生率:2岁17%,3岁4%-7.5%,6岁3%-6%。是最常见的残疾之一。

常见病因

1、听力障碍

2、精神发育迟滞

3、孤独症

4、神经系统疾病:脑性瘫痪、大脑损伤或肿瘤、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

5、行为障碍

5、环境剥夺

6、遗传因素

7、口腔结构异常

分类

1、发育性语言障碍:智力低下、广泛性发育障碍

2、构音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功能性构音障碍

3、口吃

4、失语症

5、失读、失写、失认、失用

6、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先天性、后天性

7、脑瘫引起的语言障碍

治疗概况

言语治疗(口腔功能训练、理解能力训练、听觉辨认、构音训练)

行为治疗、心理暗示

特殊教育

针灸:取穴以头部穴位为主,着重于醒脑开窍、补肾益智、调理气血

按摩、穴位注射

药物

综合治疗

头针疗法

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运用针刺来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专门针刺疗法,属于微针疗法之一,又称“头皮针”、“颅针”、“头穴透刺疗法”。

头针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与现代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相结合,经过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刺疗法。

理论依据

“脑为髓海”、“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均说明人体的坐立行走、言语、全身气血的调节、脏腑经络功能等都由脑所主宰。

“头为诸阳之会”、“诸经皆归于脑”、“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头”。

脑为奇恒之腑,具有统领经络,脏腑之功能。

头针疗法能反射性地增加皮层相应部位的血流量,改善皮层缺血缺氧状态,以减轻组织损伤,使肢体肌力和关节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

各家头针体系

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国标”

焦顺发头针

靳三针

方云鹏头皮针

汤颂延头针

张鸣九的头部经穴疗法

朱明清头针治疗带

林学俭头针刺激新区

各论

三个带(额中带、额顶带、顶枕带)

额中带——自神庭向下刺1寸(神庭透印堂)

额顶带——从神庭穴至百会穴左右旁开0.5寸的条带,此条带的后1/3(前顶透百会)

顶枕带——从百会至脑户左右各旁开0.5寸的条带,此带的中1/3(后顶透强间)

各论

智七针——额五针(减去第1针和第5针)+四神聪;

三带、头维、四神聪(国标)左右2针;

智九针——额五针+四神聪;

三带、四神聪(国标)左右2针、左右大脑外侧裂表面标志(针刺向运动区上点)、大脑外侧裂与前发际交点和前后正中线与前发际交点的中点(针刺向运动区上点)

各论

焦氏头针需明确刺激区的两条标准定位线。

前后正中线:两眉间中点(正中线前点)至枕外粗隆尖端下缘(正中线后点)经过头顶的连线。

眉枕线:从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连线。

与语言相关的分区

言语1区(运动区下部),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

言语2区——从顶骨结节后下方2cm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cm长直线;命名性失语;

言语3区——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cm长的水平线;感觉性失语

晕听区——耳尖直上1.5寸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cm的水平线

与语言相关的分区

情感区——前正中线左右旁开2cm,自前发际上2cm向后平刺1寸。

心肝区——左侧瞳孔直上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cm长直线,为肝区;右侧瞳孔直上发际处与前后正中线之间中点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cm长直线,为心区。

运用区——从顶骨结节向乳突中部引一直线和与该线夹角40度的前后两线,条线长度均为3cm,适用于失用症;

风府透哑门

靳三针

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舌三针:第一针为廉泉穴,其左右各旁0.8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

手智三针:内关、神门、劳宫。

足智三针:第一针为涌泉(第2、3趾缝纹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穴,第二针(泉中)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至足跟连线中点,第三针(泉内穴)为第二针向内旁开一指。

针刺方法

头针方法:选用30-40号长40mm的毫针,针体与头皮成15-30°角快速进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将针与头皮平行推进一定深度,留针30-60min。(捻针、电针)

体针方法:多数用1寸针,进针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体虚者加用艾条悬灸。

疗程与疗效:每日针一次,每针10次,休息15~20天,针刺3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针刺强度

电针刺激量

针孔出血

癫痫发作

晕针

临床疗效研究

文献报道头针治疗语言及认知障碍临床疗效在70%-94%之间。

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失语症优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和药物。李亚峰.针灸治疗失语症的Meta分析,针刺研究,.12

针刺(或结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痊愈率、语言功能评分和口语表达水平评分Meta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庞勇.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的系统评价.中国针灸..07

研究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1.针刺部位:辩证、配穴

2.适应症、禁忌症

3.针刺方法

4.针刺手法

5.临床对比研究

6.基础实验研究

7.即刻效应机理研究

研究进展

对神经递质、细胞凋亡的影响

调节脑血流及神经元功能(fMRI、SPECT)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

脑磁图(MEG—脑部能量变化)

实验研究

针刺可增加神经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长时程表达是其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机制。王琴玉.不同时窗针刺对脑瘫幼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针刺研究,,29(3):-.

针刺可促进脑内各种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抑制引起神经细胞死亡的细胞凋亡信号的传导。而包括针灸在内的体觉刺激可影响以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为神经递质的神经系统。郭恒岳.针灸对脑功能及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影响.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7(3):-.

fMRI

目前运用fMRI获得的较多研究已经证实针刺穴位对相应的脑结构具有区域特异性。

LiG等研究发现电针语言相关的穴位JS(三阳络)和DU18(哑门)可以出现BA44,46和BA22,42区的明显激活,而在邻近的非穴位进行电针刺激并不产生任何大脑的激活。(年)

fMRI

Henry等使用DTI结合术中皮质电刺激,首次证实了语言的皮质下通路。HENRYRG.Subcorticalpathwaysservingcorticallanguagesites:initialexperiencewithdiffusiontensorimagingfibertracking







































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xgyy/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