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声“妈妈”,女人熬过了孕期的艰辛,顶住了分娩的痛楚,扛住了哺乳的劳累,却迟迟等不来孩子的一声呼唤。孩子,你怎么了?
柠檬有点萌:我的宝宝六岁了,准备上一年级,还是支支吾吾一句话讲不清楚。一急起来,只会嗯嗯嗯嗯个不停。看着好心塞也心急,该不会以后也不会讲话了吧?顺流逆流一:大多数的宝宝都会叫爸爸妈妈了,可是我家宝宝,却完全没有要开口说话的迹象。心扬妈妈:孩子三周半,会简单的一个字两个字。说话太晚怎么办?左玲儿:孩子一岁两个月还不会讲话只会哦哦哦,来脾气就发出尖叫声,会模仿,能听懂大人讲话。这正常吗?该用户已成仙:小时候经常讲不清楚话,家人老爱笑我,弄得我都不敢讲话了,到很后面才敢慢慢开口讲话……我们平日大人之间的寒暄,如果别人提到孩子说话晚,就会说孩子越晚说话越聪明,其实“贵人语迟”这样的说法是不合常理的,宝宝在三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说出较为复杂的指令性话语“要这个”了,如果宝宝六岁的时候,依旧说话含含糊糊,或者不爱说话,那么宝妈可要注意了!宝宝可能存在语言发育障碍。
孩子语迟的原因有哪些?
生理原因:
从生理上讲,如果孩子的听力本身有问题或发音器官不正常,会导致无法正常发音,比如,孩子若出现舌系带过短、唇裂、腭裂等异常,就会出现发声气流走向失常和发声协调困难,影响发音;如果孩子有听力障碍,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
然而除了生理上的原因,还有心理方面和家庭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宝宝的语言发育。
心理原因:
爸爸妈妈在孩子说话时,取笑宝宝的发音或者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让宝宝对自己的表达产生了压力,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样会使得宝宝会害怕表达,从而磕磕巴巴。而有时宝宝说不好,还会被心急的父母责备,这将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家庭因素:
A“你太周到,我懒得讲。”大人为宝宝承包了一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宝宝不用说话,都能够得到自己所需。时间久了,宝宝一旦形成依赖,就会疏于表达,而是等待万能的爸妈出现。
B“你太沉默,我跟谁学?”生活中缺乏语言学习榜样,大人比较沉默寡言。宝宝的日常语言学习,需要交流和模仿的对象,如果大人本身比较不爱讲话与交流,那么也会影响到宝宝的语言学习的进程。
C“说那么快,考虑过我吗?”大人说话速度偏快、偏长、偏复杂,使得宝宝难以模仿。
D“一人一语,宝宝乱了。”语言环境较为混乱。有些家庭,生活的城市与户籍所在的城市不同,三代使用的语言不相一致,而宝宝在模仿和学习说话的过程中,由于语言环境的混乱,并不能很好地、本分地学好一种语言,从而导致语迟。
孩子语迟了怎么办?
别担心,妈网专家为你支招。掌握下面几个方法,不用担心宝宝说得慢,说得少!
1增加与宝宝的交流机会,耐心倾听宝宝说话,并多多称赞和鼓励宝宝说话。
2在宝宝出生后,便选定既定的语言,不是不可以多种,但初期最好是1-2种,不能什么语言都教。
3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可以先从儿语训练开始,“饭饭”、“鞋鞋”,从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让宝宝一步一步慢慢来。选择面前的某一样物品,并跟宝宝强调,例如这是“自行车”,并引导宝宝跟着念。但到了3岁往后,就得规范用语了哦,儿语用久也不好呢。
4当宝宝咿咿呀呀对着某一样事物,却表达不出正确的意思的时候,宝妈们可以适当地帮助其清晰表达:“苹果,这是苹果。宝宝是想要吃苹果了啊”,让宝宝意识到“苹果”,以及想吃的时候,可以说“苹果”。
5睡前讲故事,平日可多播放儿童歌曲。这两种方式,都能够给宝宝在娱乐放松的同时,接受语言的潜移默化。
6让宝宝复述故事,学会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或者分享今日经历的小趣事。
7在宝宝有了一定的语言和思考能力之后,宝妈可以考虑跟宝宝玩一些词语接龙、角色扮演等等的益智游戏。
小编有话:
从奶声奶气的牙牙学语到能一字一句清晰表达,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情。宝妈们要给宝宝足够的耐心,做好引导和教育,才能帮助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得更好,你也才能收获更大的成就感。
号外号外!
妈网小编邀请你来加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