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相关医院

925国际聋人日,尽早发现孩子听力异常

家长们要注意啦,宝宝的耳屎不要随便乱掏,毕竟耳屎对宝宝的听力也有重要作用,耳屎能阻止尘埃、小飞虫等异物,起到保护耳道和鼓膜的作用。同时,耳屎还兼具“消声器”的作用,它能减弱超强声波的冲击,比如打雷、爆炸等,保护鼓膜免受伤害。

此外,耳屎具有一定的油腻性。如果在宝宝洗澡过程中,不小心将水弄进了耳朵,它还能发挥发挥“水来土掩”的作用,防止脏水的侵袭,进而降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几率。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如果耳屎太多对宝宝也没什么影响吗?”当然不是啦!

如果耳屎积存过多,甚至塞满了耳道而又不能自行排出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妨碍听力,造成不完全耳聋,诱发感染及耳鸣等。对于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呢?你可以用小苏打溶液,每2~3小时滴1滴入耳内,每天3~4次,待1~2天后耳屎变松软,到医院请五官科医师冲洗耳道或帮助取出。

3岁以前是大脑接受语言及听觉刺激最敏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听力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语言、智力及心理等多方面。因此,及时发现宝宝听力障碍并及时采取干预手段,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尽早发现孩子听力异常的两种方法:

1、根据儿童听力发育特点来判断

0-3个月:观察听觉反射

对于这个月龄的宝宝,如果给予60dB以上的声音时,如大声关门、拍手或开大音乐声音等,他的双臂会突然向内屈曲。如果宝宝此时正在睡觉,遇到突然声响会觉醒、睁开眼睛,这就是医学上说的觉醒反射。

4个月-1岁:观察听觉反应

对于这个时期的宝宝,如果你问他“灯呢",他会把头向声源方向转动。此外,还会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咿呀学语”,会发出“pa.pa”、“ma.ma”的声音。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不具备这些能力,那么就要引起警惕了。

1岁-1岁半:看对名字的反应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会回头,会对大人在隔壁房间的呼唤做出反应,能说出单字词,如:妈、爸、灯、果、车等。

1岁半以上:看语言发育情况

1岁半~2岁的宝宝能说两个字的短语,如:不要、吃饭、尿尿、喝水等。而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要观察他能否说出短句、短儿歌,能否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否听到大人的指令后完成简单的任务,是否于常常要求别人重复说过的话,是否喜欢把音乐或电视的声音开得较大等。

如果发现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未能作出相应的反应,或者虽然到了学龄期,但说话总是口齿不清,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等,医院检查。

2、进行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能客观判断宝宝的听力是否正常,目前我国已经广泛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此种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等电生理学技术,在宝宝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一般5~10分钟就可以完成。

一般来说,宝宝在出生48小时以后,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如果没有通过初筛,也不能说明宝宝听力一定有问题,还有可能是由环境噪音或耳道堵塞等原因所致。因此,要在42天左右接受复查。如果42天复查仍未通过,要在3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

通过听力筛查后,家长仍要继续







































白颠疯早期证状
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xgyy/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