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临床体现

噪声聋成常见职业病nbsp来学学

  近年来,“噪声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广东省东莞市,“噪声聋”已逐渐取代有机溶剂导致的职业性中毒,成为职业病第一危害病种,占确诊职业病的一半左右。哪些工种易遭受“噪声聋”的侵害,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什么是“噪声聋“

职业性噪声聋是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听觉损害,是噪声对听觉器官长期影响的结果,也是法定职业病的一种。工人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的噪声容易出现职业性噪声聋。早期噪声性听力损失可有耳闷、耳鸣、头晕等症状。由于发病缓慢,未及时检查,很多工人直到听力大幅度损伤时,才意识到自己患上了职业性噪声聋。

行业与工种分布

存在噪声危害的行业和工种分布非常广泛。工作中噪声主要来自于机械加工业的下料、剪切、锻造、冲压,金属表面处理的抛光、喷砂、清理,热电厂的碎煤、球磨,水泥制造业的破碎、研磨,纺织业的纺纱、织造、制条,采矿业的凿岩、爆破、掘进等工种。有的机器噪声高达分贝,长时间接触会对耳蜗的毛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起永久性听力损伤。

噪声的其他危害

1.神经系统。噪声长时间刺激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昏、耳鸣、易疲倦等症状。

2.内分泌系统。可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素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

3.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率、脉搏加快。

4.视觉器官。可出现眼痛、视力减退、眼花等症状。

5.消化系统。在噪声的长期作用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应对措施

1.合理布局厂区厂房

企业应该对厂区厂房进行合理布局,保证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卫生审核验收,如实申报项目并接受监督。

产生强烈噪声的工厂与居民区、噪声车间和非噪声车间应有一定的距离(防护带),防护带内可种树木或设隔声墙壁。也可以利用地形地物阻隔降低噪声,如山丘、土坡、建筑物、树木等都是良好的屏障,能阻隔或吸收一部分噪声。

产生噪声的车间,内部墙壁、屋顶应使用吸声材料,降低车间内部的噪声强度。门、窗、地板应采用隔声结构,防止车间内的噪声向外传播。

产生噪声的机器常常伴有较强的震动,因此应在机座下、地基上装设减震装置。

2.控制和消除噪声

职业性噪声聋一旦形成,治疗是很困难的,因此预防极为重要,防治的首要措施是降低噪声的强度。

生产噪声主要分为机械噪声和气流噪声两类。

◆降低机械噪声

改进机械设计。选用高分子材料或高阻尼合金代替普通钢制造机件。

改进设备结构。如将化纤厂拉捻机的齿轮改成有弹性轴套的钢齿轮、聚脲铸造齿轮。旋转机械设备应尽量选用噪声小的传动方式,如将正齿轮传动装置改成斜齿轮或螺旋齿轮传动装置,或改用皮带传动。

改进工艺与操作方法。如将铆接改成焊接,将锻打改成摩擦挤压或液压加工,在建筑施工中用压力打桩机代替柴油打桩机等。

机器运行中,由于机件撞击、摩擦等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提高机加工精度和机器装配质量的方法有效降低。

◆控制、减弱气流噪声

气流噪声指各种风机、空压机排气口、高压高速管道、风动工具等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

可将鼓风机、电动机等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声源隔离或移出室外;对于一般风机,应改进其结构形式,选择最佳叶型、转速,提高装配精度和质量以降低噪声。

对高压高速管道产生的噪声,应采取降低压差流速、减少速度峰值的措施减轻,及时清除管道中的障碍物,减少弯头和面积突变,改变高压高速气流喷嘴的形状等。

3.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泡沫塑料、矿渣棉、毛毡、加气混凝土、木丝板、甘蔗板等装饰墙面或天花板。

◆消声针对空气动力性噪声,可在风道和排气管道加装消声器,阻止声音传播。

◆隔声把发声设备或需要安静的场所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中,如空压站的隔声室。

◆隔震针对震动性噪声,可安装隔震减震装置。

4.加强个人健康防护

◆监测企业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噪声监测,对超出标准的岗位及时采取降噪措施。

◆防护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必须戴耳塞、耳罩等。企业应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并加强培训教育。

◆体检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健康检查,增强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发现高频听力下降者,应注意观察并采取适当措施。

用人单位的责任

《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多部法律都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做出了规定,明确用人单位对本单位噪声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

劳动者在被确诊患有职业性噪声聋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其进行治疗、疗养和定期检查。对已确诊的职业性噪声聋病人,应当将其调离噪声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劳动者申请做职业性噪声聋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提供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转自:中国职业健康

投稿邮箱:zywsfh

.







































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lctx/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