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不是听不懂而是根本听不到
我在上一篇《我们到底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从学习英语这件事来看,我们确实是退化了》讲到了听力的六个阶段:
英语听力阶段一、听得模糊
英语听力阶段二、听得很清楚——英语过滤建立好了
英语听力阶段三、准确预测来临的内容
英语听力阶段四、直接听懂不需要翻译
英语听力阶段五、跟着念
英语听力阶段六、开口说话
如果还没有看过上一篇的,建议先点回去看了再来看这一篇,下面的方法论和实操方法都是建立在上一篇观点之上的。
谁都知道任何事情开始是最困难的,在英语听力的第一个阶段也不例外。所以把听力第一阶段的训练实操方法拿出来详细讲讲,对“有心人”是非常有帮助的。
很多人认为“我”的英语听力不好,是因为“我”听不懂,或者是“我”词汇量不够,或者是语速太快了,跟不上……
但是无论你怎么去背单词,怎么背诵“新概念”,如何听“英文情景对话”,但是只要每当听到一连串的英文,你准会马上“懵逼”。很多人都无法突破这个“听力瓶颈”,这是大部分人进入英文世界的一个难以逾越鸿沟,绝大部分人就是在这放弃了,错过了很多由能够用英文流畅沟通带来的精彩。
造成英文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不是你听不懂,而是你根本听不见。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有趣的例子:1、两个正在用手机通话的人,他们在用同一种语言沟通,但是由于信号不好,通话质量很差,出现了断断续续,还有沙沙等各种噪音,但是双方仍然能通过隐约的话语理解对方的意思,达到沟通的目的。2、母猫半夜“叫春”的声音很凄惨,听过的人都知道这跟人类的婴儿的哭泣声几乎一模一样。
为什么信号这么差加上有杂音干扰的通话,双方都能理解对方的意思?而我们又怎么从猫的身上听出类似人类的声音呢?
我们都知道,哪怕信号再怎么不好、出现什么样的杂音,我们也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找到与之相匹配(相似)的声音(意思),从而大概猜出对方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熟识的人声其他一切声音被当作杂音“过滤”掉了。而婴儿的哭声一直存在我们的大脑记忆里,所以一当我们听到猫的声音与之相似,我们的大脑自然地与之匹配上了。
我们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就是调动我们大脑记忆的过程,这不局限于学习新语言,还包括学习一切新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当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新的事物,就会马上调动我们的记忆内存,搜索与之相似的信息来帮助我们理解它,这也是美国事件滚滚浓烟中有人看到“撒旦”的脸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遇到一连串的英文声音时,听不懂、抓不住、没反应的根本原因不是单词量不够,也不是连读、吞音不够熟练,更不是语法薄弱,而是我们的大脑里根本没有多少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没有相似相关的信息,大脑自然会把它当噪音一样“过滤”掉了。在这个过程中,你其实什么都没有听到,你仅知道那个人是在讲英语而已。这就像,英语是FM电台,而你是AM电台,你们根本不是同一个“channl",如何接收信息呢?彻底“懵逼”是必然的。
如何突破听力“懵逼”阶段
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个阶段呢?
上面已经说了,我们的大脑是用已有的记忆去匹配新事物的。那如何做到把英的声音存放进我们的大脑就成为了关键。重点是语气、声调、节奏和旋律,而不是内容。
收听的关键是:这个阶段我们不需要听得懂声音里面的意思(这是进阶阶段的话题,我会在另一篇展开来谈如何以听得懂的方式来听),只需把注意力集中在声音的语气、声调、节奏和旋律就可以了,这个过程你必须要忍受得了听不懂的痛苦,保持放松、自然的状态,就像在听歌一样,歌词听得懂与否不重要,主要是享受旋律。
在这个阶段,听不懂是正常的。我们的目的是把英语的发音语气、声调和节奏和旋律copy到我们的大脑,而不是让你去听懂。
英语一共是44个不同的发音,所有的单词都是由这44种发音排列组合而来,当你对英语里面那些高频出现的,排列组合声组很熟识的时候,熟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说,你能把听过的一些单词和小短句复述出来,并且每次听英语都有很舒畅的感觉,即使这个过程你可能大部分都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的。那么就代表你大脑对英语声音的“记忆网”建立好了。就是说,每当你听到英语的时候,你的大脑里直接有相关的英语信息与之相匹配了,你已经进入了“英语频道”,而不是在你的母语中去寻找相匹配的信息,而你即将进入学英语的“开挂”阶段。
具体怎么做?
大量听,大量听,大量听,连续不断地听,把大脑当作“录音机”一样地把英语的各种声音“录”下来。
所以一切用英语发音的都可以听,例如各种有声书啊,视频无论是美剧、新闻、综艺节目等什么内容都可以。有声书可以在任何不干扰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情况下戴起耳机听;而在“听”视频的时候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不要去看字幕,重点集中在“听”上,可以看人物的动作、微表情去猜相匹配英语发音的意思。
切记不能看字幕,如果你盯着字幕看就是在练阅读了。一个很简单地例子就可以说明,盲人的听力一般都比视力正常的人强,这是因为盲人没有视力,只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声音上去获取信息,而视力正常的人肯定首先用视力去获取信息,我们的大脑很会“偷懒”,能够用容易的方式去获取信息,自然就是首先采用了。我们要刻意用耳朵去获取信息,才能把声音录下来,而不是把字幕中的中文和英文字母“录”下来。只要这样,在我们再次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大脑才会把“录”下来的调出来与之匹配,同时,随着你越来越熟识,大脑还会预判下一个发音的出现,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语感”。从我们普通人来看,无他,无非是熟。而在研究大脑的神经科学的专家来说,我们的大脑会不停地对周围的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归类,根据某个经常一次搭配来用的高频词汇,大脑里有他们出现的次数统计,因此可以通过听到前面的词来预测下一个词出现的几率。
原理我们就不多讲了,我们上次介绍了一些APP的用处,下面以《可可英语》这个APP为例演示一下具体用法。
第一步:打开可可英语,点分类。
第二步,找到书虫读物
第三步:进到书虫读物,里面有三个等级的故事供我们选择,你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建议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从第1级开始.
第四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内容,点进去收听便可以了。
操作界面有中英文字幕,可以录音跟读,播放速度调节。建议处于这个阶段的同学暂时不要去动它其他功能,集中精力把“听”练好就行了,等突破了这关,进入下一阶段的时候再来弄其他的。
如果按以上的原则用大脑来“录音”,每天两三小时,一个星期左右你的听力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你在听英语的时候有舒适的感觉,也不会太排斥了,也就慢慢有了熟识的感觉。个小时左右,你就有很熟识的感觉了,至于想多快突破这一阶段,节奏完全由你自己把握。你知道英语母语者小时候听了多少,多久才开始讲话吗?我们也是无法逾越这个客观存在的时间和量因素的,只不过成年人会有很多优势。
学习的工具多如牛毛,高手也到处都是,还是那句话: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说过,自学才是我们学习任何技能的正确姿势,那自学的能力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
往期相关内容:
我们是否错过了学英语的年龄?
我们到底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从学习英语这件事来看,我们确实是退化了
学英语的最正确方式——自学
英语思维是怎么回事?
扶贫通道
加入我们,一起修练英语真功夫。
谢谢鼓励!
卫斯理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