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宝宝和自己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它们或大或小,或多或少。身材高矮、体形胖瘦、肤色深浅、眼睛大小……爸爸妈妈的基因就像快乐的小密码,留在宝宝的身体和一生的成长中。
▼1.奶奶跟孙女,不知道孙女是不是故意摆这个姿势拍照的,但她们真的超、级、像!
▼2.曾祖父和曾孙,连笑的神韵都一模一样,家人翻到这张照片时肯定也会大吃一惊吧!
▼3.爸爸跟女儿有时候这种比较像异性血亲的情况也是会发生的…
发现亲人长得跟自己很像真的很有趣,也难怪长辈常常一看就会喊说:“你就是那个谁谁谁小时候嘛!”这样的遗传基因也会代代相传下去,也许以后你的曾曾孙也会长得超像你喔!你又最常被说跟哪个亲戚长得像呢?
生物物种在繁衍其后代的过程中,任何个体都继承着上一代个体的各种基本特征,当然在遗传的背后有好的也有坏的,比如遗传疾病和出生缺陷。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数据显示,听力障碍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每年有3万先天性聋儿出生。在所有致聋原因中遗传是主要原因,比例高达60%。另外在大量的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中,亦有许多患者是由自身的基因缺陷致病,或由于基因缺陷和多态性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易感性增加而致病。因此,耳聋基因筛查对耳聋的预知、预防和诊断非常重要。
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意义重大明确病因、预测疗效:如GJB2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听障患儿,听神经、听觉传导通路及言语中枢是正常的,可通过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避免诱因、延缓耳聋:SLC26A4基因突变,可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这是一种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出生时患儿听力可以正常,但头部外伤、噪声、感染等诱因就可致患儿听力急剧下降甚至全聋。这类患儿应尽量避免上述诱因,延缓耳聋。
指导用药、避免耳聋:线粒体基因突变的个体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非常敏感。少剂量短时应用此类药物也有可能发生极重度耳聋,也就是所谓的“一针致聋”。因此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患儿及其母亲家族中的亲属,均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免发生药物性耳聋。
指导婚育、产前诊断:对已生育一个聋儿的家庭,可进行再次生育时的产前基因诊断,避免再次生育聋儿;对第一胎为耳聋基因携带者的儿童父母,可进行第二胎产前基因诊断,避免第二胎生育聋儿。对耳聋基因携带者进行婚配指导,应避免与同一突变基因型携带者生育后代,或进行产前遗传咨询及诊断。
耳聋基因检测芯片造福民生博奥生物全球首创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产品已在全国累计筛查人数近万,这是全球最大规模使用生物芯片技术对遗传性疾病进行诊断筛查的产品,该产品已获得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颁发的医疗器械许可证。同时,通过与美国迈阿密大学遗传性耳聋中心的合作,针对白种人的耳聋基因筛查芯片系统并已于年在美国启动临床试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面前,我说的话你却听不见。第七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点击图片查看最新大会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大会报名直通车治白癜风西宁哪家医院好北京哪个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