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位准妈妈们来说,怀宝宝的过程都是难忘而又艰辛的,尤其是对于一些二胎宝妈来说,既要照顾自己的肚子,又要照顾家里的大宝,还得兼顾家庭的日常杂事,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绍兴的二胎妈妈李女士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肚子里怀着二胎宝宝,家里还有一个大宝需要照顾。
大宝已经14岁了,但却依旧是有些调皮,尤其是不怎么爱学习,这令李女士头疼不已。尤其最近赶上了期末考,李女士想着让孩子多复习复习,好考个好成绩,因此对大儿子的要求便有些高。
一天晚上,李女士照旧辅导大宝学习,但大儿子却是有些兴致缺缺,不想写作业。李女士见说不动大宝有些生气,便把儿子给说了一顿,最后甚至在气头上还把儿子给打了一顿。
打完孩子之后,李女士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感觉过分了,但由于心情较为低落,也就没怎么在意,加上之后更是感到肚子有些不舒服,虽然李女士觉得这是大宝给气的,医院做了产检。
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做产检时肚子就开始剧烈疼痛起来。医生检查后发现才过孕33周的李女士有早产的征兆,经过医生的剖宫手术后,李女士顺利诞下了一名男婴,母子平安。
不过令李女士感到奇怪的是,自己自从怀孕以来身体的各项指标一直都是比较正常的,怎么好好的就突然早产了呢?
后来经过医生的分析,李女士猜测,这可能跟她前天晚上辅导大宝做作业有关。
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结果被“气得”早产,这事情说出去估计也是没谁了。事情虽然有些好笑,但却不得不引起准妈妈和准爸爸们的重视,平常更要注意准妈妈日常的护理,因为往往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因素,容易导致产妇早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全球,每年有大约多万的早产儿降生,但这其中却有超过万例的宝宝死于早产并发症,虽然早产的发生率只占了所有怀孕的5%-10%,但却占了所有新生儿死亡的80%,早产已成为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且,早产宝宝除了需要随时面对死亡的威胁外,还需要面临各种可能影响终身的健康问题,如学习障碍、视力以及听力障碍等。
因此,准妈妈准爸爸们在孕期里提前正确认识早产的危害,科学预防早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什么是早产儿?
所谓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在宝宝呱呱坠地之前,都需要经过孕妈妈们的孕育。
正常情况下,胎宝宝在孕妈妈的子宫内入住达到了37周及以上,就算是足月胎儿,可以健康地降生了。但总有一些胎宝宝按耐不住心情,等不到37周就想提前去闯荡江湖,世界卫生组织便将妊娠满20周,胎龄小于37周,且出生时体重小于g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
早产宝宝出生时的胎龄越大,说明发育得相对成熟,出生后存活的概率也会越高。但如果胎龄越小,说明胎宝宝发育越不成熟,并发症也就越多,救治和护理的难度都会更大。尤其是在28周之前就出生,体重小于1kg的早产宝宝更为危险且大多伴随并发症。
二、如何科学预防早产?
1、注意日常护理
身怀有孕,本身行动就不方便,一方面家人们要多注意关怀孕妈妈,别让孕妈妈劳累、做重活;另一方面孕妈妈自己也应多注意休息,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不做剧烈运动、减少碰撞、上下台阶多加小心、做好防滑措施等。
2、按时定期产检
按时定期地做好产检,可以帮助准妈妈和医生了解胎宝宝的发育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也好尽早排除孕妈妈自身存在的一些潜在危险,让胎宝宝健康发育,避免早产。
3、保持身心愉悦
孕期里,如果孕妈妈的情绪起伏过大,也很容易造成早产,上述李妈妈辅导孩子写作业就是最好的例子。
孕期受身体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孕妈妈的情绪本就容易波动,因此更需要家人的帮助和支持。除了帮助孕妈妈养成良好的作息、生活、饮食习惯之外,准爸爸及家人也应多和孕妈沟通交流,帮助其疏解内心的不良情绪。
4、发现不适及时就医
每个孕妈妈的体质都不同,孕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身体情况,如有不适,立即就医。可别以别人的身体素质做参考,认为其他孕妈都没事,我也不会有事,医院检查了,省得麻烦。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一起交流哦。
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转发哦,雨滴医生谢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