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让人感觉对未来很迷茫,就感觉不是很好受,可能会有点崩溃吧。”面对镜头,22岁的何广泰回忆起曾经的求职经历,至今仍难掩失落。
因为后天原因造成的听力二级损伤,何广泰虽然在助听器的帮助下能够和外界交流,但有时依然会因为不熟悉声音环境而听不清。无论是日常与家人沟通,还是工作中与同事交流,仍然会面临一定障碍。
而何广泰只是我国近万名听障群体中的一员。听力障碍人群在声音的获取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听不见或听不清。同时,听力障碍的影响不仅仅是声音而已,缺失声音信息对这个人群的生活产生了很多连锁影响。
沟通成听障人群就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听障人群一般通过读唇、手语等形式辅助沟通,但这样的沟通是不全面不充分的,会造成一些理解上的障碍。在社会上,也面临一些语言和文化上的误解与偏见、信息无障碍设施不全面等,生活和工作都因此受到困扰。
据vivo、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与南方周末联合发布的《听障人群就业调研报告》显示,在未求职的听障人群中,45%的人表示不知道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40%的人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迷茫是听障人群求职的常态。在求职的听障人群中,49%的人认为求职失败的原因是岗位设备使用对听力有要求,40%的人认为岗位对口语有要求或需要高频与人线下沟通,58%的人认为自己无法轻松胜任当前工作的原因是跟上级、同事沟通困难。沟通,对于我们来说习以为常的事情,却已经成为制约听障人士就业和发展的极大障碍。
对于听障群体来说,他们虽然遭遇不幸,承受着生活的曲折多舛,但是依然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听障创业者金志虎、听障奥运冠军吕广垚、冬残奥会火炬手朱轶琳等等,他们都在各自的赛道谱写出精彩人生。
只是,听障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很少能够拥有被平等对待的机会。而这,需要社会给予一个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环境,也需要现代科技帮助他们弥合障碍、抹平差异。
凝心聚力助力听障人群实现自我价值
近几年,国家对于残疾人就业问题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