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疾病知识

千万警惕孩子说话过晚关系到他以后的人生

佳佳的诊断书下来了,在白纸上写着十几条孩子异于常人的表现。当医生看完诊断书后做出了一个判断:佳佳是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得知这个消息后的佳佳父母顿时感觉晴天霹雳,两个人原本紧绷的弦在这一刻轰然断裂,最终成为压倒情绪爆发的最后一根稻草。两个人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一边安慰孩子一边安慰自己的,他们只知道,孩子的语言出现了大问题。

可是,佳佳才三岁啊,去年才刚刚开口说话,他们还没有来得及高兴,现在孩子又被确诊为语言发育迟缓,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是其中一个人辞职在家教孩子说话还是就这样得过且过?在两个人纠结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奶奶却一定要坚持让孙女重新说话,他们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因为语言问题过一辈子。

尽管做出了决定,但怎样改变孩子说话晚造成的语言发育迟缓呢?夫妻俩有些迷茫。他们一方面在网上查找着资料,一方面又到处托人问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改变语言发育迟缓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过去,转眼间半年时间过去了。孩子的语言情况仍旧没有大的改善,甚至其他方面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正在夫妻俩焦急的时候,有朋友推荐他们去专业的语言矫正机构,说在那里可以改变。

这是去年杭州中心一位叫做佳佳(化名)的小朋友的故事。很幸运,她现在的语言能力有了大幅改变,还有几个月,她就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交朋友。

孩子说话晚,已经成为广泛的问题

在中国,类似于佳佳这样情况的儿童并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够得到矫正帮助的孩子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超过一半多的孩子只能待在家中,用无神的双眼注视着外面的天空。在他们的理解中,世界就是窗户那么大,父母和房间就是世界的全部。

当然,这是语言发育迟缓过渡到认知性构音障碍后许久才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那个时候孩子的智力伴随着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落后,甚至还可能出现永久性的智力损伤。那些呆呆傻傻的样子,不知道让多少家庭心碎。

说话晚、语言逻辑差、表达错误、语音不清等等都是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典型特征。尤其是说话晚,几乎成为区分语迟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标志。以半年时间为节点,儿童语言能力落后越久,说明语迟问题在他身上越严重。

前面提到的佳佳,她两岁左右才学会叫“爸爸妈妈”,才知道用手指头指指点点。而这些,大部分孩子一岁左右就已经学会了。

但说话晚,却不一定是语言发育迟缓

尽管语言发育迟缓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说话晚,但说话晚可不仅仅出现于语言发育迟缓中。看起来是有些绕,其实很简单,因为导致儿童说话晚的问题还有听力障碍(特指语前聋)、腭裂、软腭神经麻痹、悬雍垂发育异常等等。

来自生理上的缺陷不仅让孩子无法接收到正常的语言信息,还让他们的发音器官得不到正常的发育,继而直接导致孩子说话晚于同龄人。例如听障儿童,在不佩戴助听器的情况,孩子在一两岁也只会咿咿呀呀,不知道“吃”、“喝”,更不知道怎么叫“爸爸妈妈”。

不少家长奇怪孩子到了两岁多还不怎么说话,平时叫他也不理会,到医院做了检查才知道孩子是听障儿童。这种故事,在全国并不少见,尤其是听力筛查尚未全部普及的地区,听障儿童直到三四岁发现都有可能。这其中,家长的疏忽可能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至于腭裂等缺陷造成的说话晚问题则更直接,毕竟孩子的发音器官都出现了问题,想要他们好好说话岂不是天方夜谭。不过,父母们还要警惕隐性腭裂的出现,它不像软硬腭裂缺陷明显,但会随着时间推移扩大,届时也会影响孩子的说话发音。

现在很多家庭中都习惯让老人带孩子,但老人一般很难顾及到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除非是腭裂这种明显的问题,否则他们很难发现。因此,父母们就要多和孩子互动,时常带孩子去外面走走看看孩子的语言情况。

一旦发现情况,必要的矫正必须开始,否则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jbzs/1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