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疾病知识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助力健康廊坊建设

「本文来源:廊坊日报全媒体」

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记者从9月9日召开的“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助力‘健康廊坊’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5.6%。每年新生儿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约有25万例。而减少出生缺陷,关键在于预防。出生缺陷的“三道防线”孕前、产前、产后是防治出生缺陷的关键期。

我市通过抓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综合干预,有效降低了我市出生缺陷儿发生率。同时,在新生儿出生后通过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选择最佳时机及方案进行矫治,减轻疾病对婴幼儿的损害,有效降低缺陷致残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最大限度避免因缺陷儿的出生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以及社会负担。

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保健

我市为准备结婚的新人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保健,评估夫妻双方健康状况,测评最佳受孕时期,并让全市范围内每一位准备怀孕和孕早期3个月的生育妇女都能享受免费增补叶酸服务,有效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

年至今,共进行婚检对,婚检异常共人。年至年,全市叶酸服用人数人,服用率为.66%。年至年全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数为对,早孕随访率达到80%以上,进度为97.81%。

产前筛查起步早标准高

我市产前筛查工作起步早,项目实施标准高。作为廊坊市唯一的一家产前筛查及诊断机构,全市建立起了以市妇幼为产前筛查工作龙头,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宣教、采血点的筛查网络。

廊坊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医院的指导下,培养了一支专业的优生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队伍,可根据患者病史进行专业的个体化生育指导及遗传咨询服务,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共筛查孕妇名,经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共避免了例异常胎儿的出生。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每出生一例唐氏儿全生命周期花费约84万元。忽略病种间差异,几年来,我市开展产前筛查项目共为家庭和社会节省资金约11.29亿余元。

建立稳固的三级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

廊坊市自年启动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工作,已经建立稳固的三级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在市财政支持下,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新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G6PD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筛查,为免费筛查项目。年9月开展了新生儿35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由市财政出资实施免费初筛、免费复筛(包括尿筛查)。凡是本市户籍的新生儿均可享受免费筛查。截至年,共筛查新生儿.7万人次,确诊各种遗传代谢病阳性患儿合计人。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为廊坊市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新生儿,提供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服务,包括出生72小时后至7天的第一次初筛,初筛未通过者及听力损伤高危儿于出生后42天内的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内的诊断,确诊听力障碍儿童的六个月内干预。通过项目实施,加强对出生缺陷控制的三级措施,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减少听力障碍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发育的影响,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对确诊听力障碍的,在患儿6个月进行相关的听力干预。对需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者,市妇幼保健院与市残联合作,对部分特困家庭由市残联免费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对不能享受免费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者,由市妇幼保健院每人给予元的资助。年至年,听力筛查人,诊断人,确诊听障儿童约人。其中,人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免费救助,对72人进行每人元的资金救助。

在全省率先开展儿童先心病免费筛查

廊坊市妇幼保健院从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儿童先心病免费筛查工作,对确诊病例进行随访和必要的干预,具备进一步手术诊治条件的通过绿色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对复筛阳性确诊有手术指医院进行后期的救助治疗,救助金额~0不等。年至年,全市先心病共筛查人,异常儿童人。近五年,医院共来我市筛查人,确诊人,需要手术人,手术救助人,救助金额99.5万元。另外,市红十字会对手术先心病患儿救助35万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jbzs/1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