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疾病知识

你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吗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听力疾病实施的专项检查。是对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及早进行诊断并给以干预,减少因听力障碍对语言及认知发育的影响,有效降低听力残疾,可以帮助先天听力障碍患儿做到聋而不哑,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医学实用技术,分为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两项技术都是客观、敏感、无创伤。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一般应用耳声发射技术。

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时间

新生儿出生24小时至出院前

新生儿听力初筛对象

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

对于出生后即转新生儿科治疗的应在新生儿科出院前完成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前准备

1.室内环境控制在45-50分贝,新生儿最好处于安静、睡眠状态。

2.确保新生儿外耳道通畅,胎脂多可用棉棒擦拭清理。选择大小合适耳塞,放置探头时轻轻将耳廓后拉,使外耳道伸直与探头密封良好。

听力损害高危因素

1.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超过5天

2.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3.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

4.出生体重小于克

5.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水平

6.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7.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8.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9.畸形:耳廓、耳道畸形

10.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11.母亲孕期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12.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因素

1、非病理因素:

(1)耳道胎脂

(2)耳道异物

(3)探头与外耳道密封不好

(4)新生儿不配合

(5)早产儿或个别新生儿早期外耳道壁发育不完善,软、扁、易塌陷

1、病理因素:

(1)外耳狭窄、炎症、囊肿

(2)中耳:鼓膜穿孔、中耳炎等

(3)耳蜗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耳蜗损伤

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判读

初筛结果分为PASS(通过)和REFER(转诊)两种。

筛查结果显示PASS为通过,但不能预测有无迟发性听力损失及神经性听力损失,不可以认为以后听力没有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可能还会出现新的耳聋情况。

筛查结果显示REFER,为阳性结果,表示受试者可能有听力损失,需要进一步转诊至复筛环节或者已为复筛者则应转诊至指定的听力诊断机构。告知家属不要太担心,筛查阳性率高达5%以上,而双侧听力障碍发生率约0.1%-0.3%。

对所有未通过复筛的婴幼儿应在3个月内开始相应的医学及听力学评估,明确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患儿要在6个月内接受干预。

呼吁家长朋友们

听力正常是语言发育前题,婴幼儿言语发育最好时期2个月-3岁,不管听力损害程度如何,只要在6个月前被发现,且婴儿认知能力正常,经过干预后语言能力基本能达到正常儿童水平。

目前医学知识和技术还不能完全预防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生,而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是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诊断及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明显、利国利民、降低儿童致残率的检查项目,对新生儿没有任何损害,接受筛查是每个家长应尽的职责。

单位:医院

作者:赵秀芳

END版权申明

本文首发于“聊医护”,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推荐阅读有机磷农药中毒PBL教学课件(PPT)留置针引发新案件,你还敢这样做吗?一文帮你知晓妇科常见专科用药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jbzs/1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