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听力筛查
未通过怎么办
01
听力筛查未通过,就是聋吗?
正常出生的新生儿通常在出生48个小时之后接受初次新生儿听力筛查,如果宝宝出生后即住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情稳定后,在出院前再进行初次听力筛查。由于听力筛查的仪器比较敏感,下列因素都会影响筛查结果:筛查时,周围环境噪声的改变;宝宝的安静程度(如体动);宝宝外耳道(如残存羊水);中耳有分泌物;鼻堵呼吸不畅导致的呼吸音过重等。
国内外数据表明,初次(出生后第3天到出院前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比例在10%左右。初次筛查未通过,至后被诊断有听力问题的可能性仅为1%—3%。多数“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宝宝,经过诊断性听力检查后,并未发现明确的听力损失问题,原因多在于外耳道或中耳有分泌物。分泌物被吸收或排出后,听力就会恢复正常。
02
宝宝听力筛查,初筛通过就一定说明听力完好吗?
由于初筛多采用耳声发射来进行筛查,而耳声发射筛查主要检测内耳外毛细胞功能,不能完全反映耳蜗及蜗后听神经通路的功能,因此,存在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耳声发射筛查通过也需要警惕蜗后聋疾病。
这种情况,家属要注意加强对宝宝日常言语功能发育的观察,如发现或怀疑有异常,医院就诊。
03
做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如何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针对影响筛查结果的因素,筛查前用棉签帮宝宝清理干净外耳道的分泌物,筛查时尽量使宝宝保持睡眠或安静状态。
筛查前检测仪器的使用状态是否正常,并且选择大小合适的耳塞等,通过这些方法有助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04
听力筛查初筛没过,怎么办?
新生儿没有通过听力筛查,提示可能存在听力问题。但没有通过初筛或复筛,并不是说新生儿一定有听力问题,因为导致初筛或复筛没有通过的原因很多:如①外耳道内存留有胎脂、羊水、分泌物;②中耳腔有积液;③宝宝不安静、体动多;④环境噪声大;⑤耳蜗毛细胞损害;⑥蜗神经损害等都会使OAE或AABR筛查通不过。前面的几个原因,通过复筛或听力诊断可以排除。而耳蜗毛细胞或蜗神经损害,则需要通过精细的听力和其他检查,才能确认听力损失的轻重、性质及其原因。
当被告知新生儿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时,父母首先不能惊慌,应该积极按医生的指示进行复筛、转诊和干预治疗:①初筛未通过者,按时到指定地点复筛;②复筛未通过者,按时转诊到指定机构进行听力诊断;③确诊为听力障碍者,及时接受干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单耳“听力筛查未通过”,如果单耳被确诊有听力问题,就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