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对个体、家庭和社会都具有较大危害,其中多数耳聋与遗传有关,故此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在产前诊断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因是我们人体内遗传信息的核心单元,它不但控制着我们的生物学性状,也可以通过遗传而被传递到我们的后代之中。不幸的是在一部分人群中,由于基因的突变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也被遗传到下一代,当这些基因和听觉功能密切相关时,其基因突变就产生了遗传性耳聋。
遗传性耳聋主要有隐性、显性、伴性染色体遗传和线粒体母系遗传四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方式,约占遗传性耳聋的80%。这种遗传方式的特点是父母双方可以都听力正常,但分别携带单个隐性基因突变(携带者)。在他们的后代子女中,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通过遗传获得父母方所携带的两个基因突变,则极有可能因此产生遗传性耳聋。在我国,40%以上的遗传性耳聋患者是由gjb2或slc26a4基因突变造成的,而这两个常见耳聋基因的绝大部分突变都是以隐性方式遗传。一般来说,以隐性方式遗传的耳聋患者往往在出生时即具有听力障碍,且听力损失情况比较严重,多见于重度、极重度耳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约占遗传性耳聋的15%。与隐性遗传性耳聋相反,显性遗传性耳聋的特点是患者只要携带单个显性基因突变就可以导致耳聋,患者父母中的一方及更上代祖辈中也往往有耳聋患者,家族病史比较明显。显性遗传的耳聋多数听力损失情况较轻,往往出生时听力状况尚可,但在后期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恶化。
伴性染色体遗传和线粒体母系遗传的比例相对较低,只占遗传性耳聋的2%-3%。但和其他国家和人种相比,线粒体基因突变ag在中国人群中相对更为普遍。此突变可导致患者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很容易导致药物性耳聋。因此具有线粒体基因ag突变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点对于刚刚出生,较易受到疾病感染而经常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新生儿来说尤其重要。
耳聋基因诊断有助于了解病人及其家属所携带遗传突变的类型和构成,对以下三种人群具有特别意义,应及时到耳聋基因检测及遗传第一类是具有家族性耳聋病史,又面临婚育抉择的遗传性耳聋病人或其亲属。第二类是具有遗传性耳聋家族史背景的新生儿。第三类是携带线粒体基因ag突变,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的药物性耳聋患者。
一、耳聋的发病率高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公报》.12
目前还未进行第三次,第三次耳聋患病率及发病率更高?
二、耳聋的危害大---遗传为主要因素
三、耳聋的治疗难
产前筛查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一、三级预防阻断遗传性耳聋
产前筛查耳聋基因、预防耳聋出生缺陷
二、产前筛查耳聋基因要求
样品要求:EDTA抗凝采血管,采集2ml静脉血,2管。
建议空腹采血,避免饱餐进食后采血。
三、产前筛查流程
四、注意问题
五、诊疗策略
六、婚育指导策略
医院检验科为满足广大孕妈妈、备孕准妈妈的需求,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现已开展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目前项目运行成熟。
患者准备:建议空腹采血,避免饱餐进食后采血。
样品类型:EDTA抗凝全血。
采血管种类:EDTA抗凝采血管。(值得注意的事:采集后,充分混匀,防止凝血,禁止剧烈震荡,防止溶血。)
采血量:2管,每管采集2ml。
样品保存温度:建议采集新鲜血立即送去检验科。
报告周期:七个工作日
让我们一起
聆听这美好的世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