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头晕……”中国头晕患者千千万,一开口都是这句话。但是注意,今后再向医生描述头晕要换个方式了,因为日前,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推出《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正式区分了头昏、头晕和眩晕,这三种“晕”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千差万别,为了治疗效果,咱们还是好好学学这三种“晕”吧!眩晕指没有自身运动时,有旋转感或摆动感等运动幻觉;头晕指非幻觉性的空间位置感受障碍,但不包括现实感丧失和思维迟钝、混乱等障碍;头昏指头脑不清晰感或头部沉重压迫感,通常与自身运动并无关联。眩晕:“5S”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锐“这个天旋地转太可怕了,我会不会死啊?”,“眩晕是脑供血不足引起来的吗?我会不会半身不遂?”常常有朋友因为眩晕而担心。其实眩晕症状很常见,大多并不危及生命,但危险常常潜藏在看似常见里,所以分清危险的眩晕很重要。哪些眩晕有危险?我们总结出了简单有效的5S甄别法:第一个S——Strength,试试力量好不好,肢体无力会偏瘫,颜面无力口眼歪。第二个S——Sense,查查感觉行不行,肢体颜面有麻木,尤怕出现在两边。第三个S——Swallow,体味吞咽顺不顺,吞咽食物不顺畅,喝口凉水都会呛。第四个S——Speak,听听说话清不清,语言表达太费劲,构音障碍语含混。第五个S——Seeing,看看眼睛有复视,明明就是一百元,偏偏看成两百块!眩晕合并5S,突发卒中风险大,时间窗内别耽误,医院,溶栓取栓可救命。眩晕合并5S,已经不是急性期,神经专科来挂号,看看是不是有危险。眩晕没有5S,耳鸣耳闷听力差,耳科门诊去就诊,查查耳朵是关键。眩晕没有5S,合并症状说不清,眩晕门诊看专家,查清病因是关键。最后,没有5S、没有任何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眩晕患者,脑卒中所致的可能只有0.7%!头晕: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薛爽我曾接诊过一个主诉头晕的患者,病史多年,问诊后没能让我形成倾向性的诊断思路,直到神经系统查体快结束时,家属无意中说了一句:“发病那会儿我叫她不答应”。顺着这句话我随即追问:“当时知道有人叫你吗?”一步一步穷追不舍才弄清这是位多次发作短暂意识丧失的患者。她本人对这种发作习以为常,认为这就是头晕,因而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主要症状,但对于我的诊断就埋下了障碍。作为专业医师,我想告诉患者,当你因为头晕来就诊,最重要的环节是“诉说病史”,尤其要客观、准确地诉说。医生只有详细了解了你的病史,才能对查体和辅助检查结果有科学的分析,最终形成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多数头晕患者只要把病史说明白了,诊断就有了方向,有些甚至可以因此确定病因,比如前文中哪位多次发作短暂意识丧失的患者。首先,你要诉说的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别人的评论或者CT报告的结果。医生将从你的描述中区分出你属于哪一类头晕。接下来,要围绕着头晕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病的,发作前有没有诱因,头晕的严重程度,是持续性头晕还是阵发性的,是否伴随着下述的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心悸、面部或肢体的麻木或无力,视物有双影、言语不清晰甚至意识丧失等情况进行描述。从第一次发作到现在多久了,一次发作持续多长时间,如何缓解的,仅此一次发作还是反复发作,已经做过哪些检查,服用的药物和效果,精神和睡眠如何,过去有哪些疾病等等……这些情况都应当告诉医生。如果担心看病时忘记,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回忆并记录下来,看病时带着这些记录就行啦!头昏:和躯体最无关健康时报记者董蕊俗话说“头昏脑胀”,真的很形象——头昏就是大脑的典型症状,和躯体、动作无关,你动不动都头昏,就像戴了顶帽子、甩不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栗秀初说:“头昏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醒感,系由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功能降低所致,与头颈和躯干的活动无关。多伴有头重、头闷和失眠等其它神经官能症或(和)慢性躯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劳累和紧张时加重,休息和心情轻松时减轻。多见于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病人。”有研究表明,头昏主要由多种器质性、功能性疾病或长期脑力过劳等导致大脑皮质功能(兴奋性、抑制性以及两者相互转换和诱导的灵活性等)的整体弱化引起,其首要受损的靶器官是主管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大脑皮质,现代社会,办公室工作时间长、户外运动时间少,电脑、网络普及使用导致的颈椎疾病以及熬夜等不规律生活,都可能导致头昏的出现。最后,脑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头昏、头沉,这种头昏往往伴有言语不利、肢体活动不利或者行走不稳!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hbwh/1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