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3日,世界爱耳日,咱们来说一说听力的事儿。
提到听力下降,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老年人的事,事实上听力损伤正逐渐年轻化。
昨天世卫组织发布《世界听力报告》,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有约11亿年轻人(12-35岁之间)正面临着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
造成听力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除了挖耳朵的不良习惯,经常熬夜、长期佩戴耳机、在噪声大的环境中工作等,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听力埋下巨大隐患。除此之外,不良情绪也是听力“杀手”。
听力受损是否可以补救?
耳痛、耳鸣、耳闷、眩晕、听力下降、耳朵流水等,医院就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目前,佩戴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是听力补偿和重建的主要手段。
助听器:
助听器是一个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失真的声音放大器,使用方便且无创,是改善听觉交流障碍的主要途径,但是助听器需正确使用和验配。
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高科技电子装置,可以帮助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成人和儿童重建听觉,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当听力损失程度较重、助听器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植入人工耳蜗。人工耳蜗手术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约1-2小时。
对于听力障碍,保险能赔吗?
一、意外险:
如果是因为意外导致的听力损害,满足赔付条件(例如伤残),意外险可以赔付。这里要提醒一下,意外险产品要注意报销额度和保障范围。
二、重疾险:
听力障碍达到保险合同的约定的“双耳失聪”,是会获得赔偿的。
关于双耳失聪,版重疾定义有明确阐释: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双耳听力永久不可逆性丧失,在赫兹、赫兹和赫兹语音频率下,平均听阈大于等于91分贝,且经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检测或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等证实。
三、医疗险:
医疗险可以报销约定的内医疗费,但是要注意,像助听器这种康复性医疗器材一般不在赔付范围内。
在售的某款医疗险条款如果医疗险内有重疾保障金,疾病达到合同约定的重疾要求后,会获得这笔保障金。
如果已经是听力障碍者,还能买保险吗?
一般来说,非标体在买保险会有更多的门槛,但是并非就一定不能买,可能会被加费、除外等。具体要看产品规则和健康告知,建议如实告知的情况下,可以试试人工核保。
总的来说,无论是买保险还是理赔,都一定要注意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尤其是保障责任和免赔责任。
最后,大家要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调整作息,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
编辑冀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