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查手段,对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的新生儿进行客观、快速和无创的听力学检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筛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进而减少听力障碍对患儿说话、语言及认知发育的影响。
影响新生儿听力发育的高危因素包括哪些?
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超过5天;
2.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3.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弓形虫、梅毒等);
4.颅面部畸形(包括耳道和耳廓畸形等);
5.出生体重低于克;
6.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7.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8.新生儿窒息(Apgar0-4分/1min或0-6分/5min);
9.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0.体外膜肺;
11.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12.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者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13.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何谓听力诊断性检查?
即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在听力检测机构进行的听力学评估,必要时还需要其它医学和影像学评估,最终做出诊断。测试时间在出生后3个月至6个月。
客观听力检测项目包括诊断性OAE、1kHz声导抗测试、短声及短纯音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ASSR和骨导ABR等。主观听力检测项目包括小儿行为测听(BOA、VRA、PA、PTA)、言语检测及听觉-言语发育评估表。
如何对患儿进行干预?
病因治疗
主要针对传导性耳聋的患儿,如分泌性中耳炎、先天性小耳畸形和先天性中耳畸形等,而进行的药物及手术治疗。
听力补偿或重建
对双侧中度感音神经性听觉障碍患儿,应首选配带助听器,验配时间可在6月龄左右。对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患儿,则建议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言语训练
患儿经助听器选配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后,需要在医生、听力学家、言语-语言治疗师、特殊教育者和心理学家指导下进行听功能训练和言语-语言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