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
老年人的各项机能均在逐渐退化
听力退化是十分常见的状况之一
江苏省一项调查研究中
对名年满65周岁的老人进行筛查
其中人存在听力损失的状况
老年人听力问题如此广泛的存在
而对他们造成的不只是生活上的麻烦
还有许多其他问题
如交流问题
心理问题
生理危害等
还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听不清
很多老年人被问及听力不好时,都会说:“唉,岁数大了,听不清楚啦”在中国,大多数人都认为,人老了之后听力下降是自然而然的事,特别是老人不愿意麻烦孩子和身边人,就默认了这是不可避免的!
大多数老人由于健康意识不足,对听力健康了解不够,认为听不到不是要紧的事,面对助听器价额,心理等压力,很多人都选择无视听力损失。一些老人在听损后与他人沟通不畅,在心理压力下孤僻感增强,社交能力随之下降,但并未意识到是听力问题,只认为是自己年龄大了,不中用了。
由于中国固有颐养天年的传统,老人对晚年生活的质量往往存在“凑合活着”的心态,最终导致晚年生活质量下降。
所以,作为子女及亲属,不能让老人养成听不清的习惯。
耳聋为何易导致老年痴呆
耳聋分为三类:一是感音神经性聋,大多是由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二是传导性聋,主要是由于耳的传音机构病变所引起;混合性聋;三是前两种耳聋的综合。而老年性耳聋主要属于感音神经性聋。
长期性耳聋、耳鸣会使人产生心烦意乱、忧虑、抑郁等情绪。当老人听力下降,长期不接受声音信号刺激,听力系统包括听觉中枢对声音信息的处理能力会很快减退,从而加重耳聋、耳鸣;另外,交流减少也会加速人的精神衰老,导致老人社交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大受影响。
因此,提醒大家,家中老人若患有听力障碍,要引起足够重视,尽可能引导老人勤学习、勤用脑,激发其对身边事物的积极性,避免其被孤立。
老年性听力障碍有何表现
耳鸣、听觉能力下降,这是老年性听力障碍的初期表现,但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逐渐发展为老年性听力障碍患者在安静环境下的言语辨别能力下降。同时,其交流声音会越来越大,若与语速稍快的人对话,其听觉反应较差,听起来费力。
为了尽可能预防老年性听力障碍,减少其对老年人的影响,当出现耳鸣、噪声环境下听觉能力或言语辨别能力下降等症状时,医院专科门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