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老年人进行听力障碍筛查与诊断?
为防止听力损失发展成为听力残疾,开展好老年人听力筛查是最为有效和关键的环节。考虑到成本投入和操作可行,建议老年人的听力筛查应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如老年人听力障碍调查表HHIF)的方式进行初筛,对于初筛没有通过的人群,则需要通过纯音测试的方式进行复筛,有条件的地区,应在老年人免费体检的菜单中添加听力筛查的项目。老年人耳聋的诊断应在参考年龄的基础上,以纯音测听的结果为标准,相对较好一侧耳的平均听力高于25dB可诊断为听力损失,高于40dB方可诊断为听力残疾。
听力障碍确诊后怎么办?
听力障碍确诊后,首先要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性质、病因,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听力的障碍患者,需尽快选择合适的助听设备及时进行听力障碍康复,这是实现成功听觉康复的前提。一般认为,不能恢复的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患者应首选助听器进行听力补偿,还可借助相关的辅听设备(如个体FM系统),实现更好地聆听与交流;助听器无法获得满意的补偿效果时可考虑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力重建,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正常参与社会的目的。老年听力障碍主要病因及预防措施是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系统的机能也会逐渐发生退化,但听力障碍的产生和程度还与本人的生活习惯、膳食结构、基础性疾病、环境噪声以及遗传等方面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老年人若要维持健康的听觉能力,一定要戒除喜嗜烟、酒的不良习惯,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方式,远离高分贝和长时间的噪声刺激,慎用对耳和肾脏有毒性的药物,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可能导致血管硬化的疾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平和豁达的心态。适度的体育锻炼和集体活动对保持听力健康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好听力,享受好生活!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