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耳石症?
1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人体内耳中有一器官,叫做耳石器,其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静态平衡及感受直线加速度的刺激。耳石是该器官上的一个正常结构,正常耳石处在一种产生、脱落、吸收的动态平衡中。当前庭出现病变,导致过多的耳石堆积,随着内淋巴的流动进入半规管。当头部运动到特定的位置,脱落的耳石带动内淋巴的流动刺激半规管内前庭神经末梢,产生眩晕症状。这种眩晕症状常持续1分钟左右,头位静止后逐渐消失,所以也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是治疗耳石症的最佳选择。
医院引进SRM-IVBPPV眩晕诊疗系统,极大方便了对眩晕患者的精准诊治,使得耳鼻咽喉科对眩晕的诊治再上一个新台阶。特色技术
1
运用SRM-IVBPPV眩晕诊疗系统,将脱落于半规管或壶腹脊的耳石重新送回到椭圆囊中,使耳石症的诊治实现了全自动化的定位、定量、定速诊断与复位,疗效显著。尤可适于患有颈椎疾病及其他不适合手法复位的耳石症患者包括老年耳石症患者的复位治疗。
2
运用SRM-IVBPP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运动病(晕车、晕船、晕机),有明显改善症状的效果,解决了晕车、晕船、晕机人群出行难的问题。
3
运用SRM-IVBPPV眩晕诊疗系统及平衡检查治疗仪,对各种前庭疾病导致的平衡障碍、行走不稳、视物不清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工作环境。
诊疗范围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的确诊和复位;
2、下列内耳前庭疾病及眩晕疾病的辅助诊断及鉴别: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聋伴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复发性眩晕、上半规管裂综合征、中枢性位置性眩晕等;
3、运动病(晕车、晕船、晕机)患者前庭功能评估及康复治疗;
4、水平半规管及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测和评估。
医院眩晕门诊
为方便眩晕患者就诊,对眩晕疾病进行规范化治疗,医院于年6月引进SRM-IVBPPV眩晕诊疗系统,并在耳鼻咽喉科成立眩晕门诊,由经过多次专项技术培训,经验丰富的医师坐诊。目前,科室配备先进的测听设备(ABR,纯音听阈检查仪)以及视频眼震仪、斯睿美—IV眩晕综合诊疗系统等前庭功能检查设备,能完成常规的听力学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自开展工作以来,已完成余例眩晕治疗,患者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
若您身边有因耳石症引起眩晕的朋友,可以到医院门诊楼三楼耳鼻咽喉科就诊!
—
供稿:张孝斌
编辑:高全红
审核:高小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