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年第3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年第3期共刊发22篇文章。文章涉及临床研究、综述研究、康复教育、继续教育、启聪行动等内容,对听力语言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并反映了临床最新的研究情况,为患者听力及语言能力的康复研究提供了帮助。
目录
本期话题
专家笔谈
-耳畸形诊疗策略/苏钰
临床研究
-耳鸣及听力下降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分析/丁然然刘颖郑剑龙卢兢哲刘蓬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分析/李新建翟性友刘明波
-宁波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丁璐杨一晖郑周数杨锡儿张英慧史文迪
-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听力障碍影响因素分析/韩雪梅罗寒依李亚婷牛晓英
-陕北地区56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刘芳王敏张军雷磊赵鑫谢延军宋志明
-听力服务类APP现状分析与优化方案/何真可张雪菲李志敏
综述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庭功能的变化/陈惠东华清泉张志坚杨琨任杰
-听障儿童的双模式干预/孔颖王树峰
康复教育
-学龄前听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王娜胡艳丽崔丽娜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易混淆语音发音状况研究/钟一鸣张国军诸瑶
-健听儿童在不同测试环境下声源定位能力初步研究/周文培彭美俊曾湾刘丹丹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障碍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应艳红袁飒鲜丹
-看图说话干预对听障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影响的个案分析/周爱然何赛金仇宏霄陶仁霞薛炜
-伴随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词汇能力康复1例报道/王春瑞王艳霞
-听觉统合治疗对听障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朱冬平陈士贵郭军
-旋律语调疗法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何阳杨蕾王改秀刘新颖张珂嘉
-宁波市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现状调查/高少华周静王勇丽陈瑞佳潘婉莹卢红云
继续教育
-基于S-S法的儿童语言治疗实践/张庆苏
康复教育小词典
-亲子教育康复观/梁巍
听力重建启聪行动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王宁波尚婉媛朱丽孙曼曼
会议报道
-244年中国聋协人工耳蜗植入者问题研讨会纪要/秦瑶刘玉和
提要
耳畸形诊疗策略
苏钰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海南省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提要:耳通过外、中、内耳三部分协同完成听的功能,是精密的人体感觉器官之一。因各部分胚胎起源不同,发育中的微小事件极易导致耳的形态和功能异常。耳畸形发生率高但轻重不一,表现复杂,除了影响听力和耳廓的外形,还可能合并颌面发育异常,甚至为全身系统综合征的一部分。耳畸形的治疗因同时涉及功能及外观,具有时序性,且部分类型的治疗有时间窗限制,需根据不同的耳畸形类型、患儿发育不同阶段进行治疗。因而,多学科合作、个体化设计及系统化治疗在耳畸形的诊疗策略选择中非常重要。
关键词:耳畸形;听力;外观;诊疗策略;
耳鸣及听力下降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丁然然广医院耳鼻喉科
刘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郑剑龙广州中医院耳鼻喉科
卢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中心
刘蓬广州中医院耳鼻喉科
提要:目的分析耳鸣、听力下降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耳鸣与听力下降的相关性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收集例耳鸣和/或听力下降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例患者中,单纯耳鸣例(21.6%),单纯听力下降52例(8.2%),耳鸣合并听力下降例(70.2%)。单纯耳鸣组的平均年龄低于有听力下降者(P0.05),听力下降的占比及严重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而耳鸣的占比及严重程度与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性别与耳鸣、听力下降的占比及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单纯耳鸣组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高于仅接受基础教育者(P0.05),且脑力劳动者的占比高于体力劳动者(P0.05);而有听力下降的患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低于接受基础教育者(P0.05),且体力劳动者的占比高于脑力劳动者(P0.05)。结论耳鸣与听力下降的人群分布特征不同,意味着耳鸣与听力下降的原因可能并不相同。
关键词:耳鸣;听力下降;人群分布;特征;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分析
李新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翟性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提要: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CSOM)患者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药敏试验数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5年发表的有关CSOM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描述性文献,共筛选出18篇文献进入本研究。对文献中所有患者的分布地区、一般性资料、病原菌检出率、革兰阳性菌数量、革兰阴性菌数量、真菌数量以及其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文共研究CSOM患者耳,耳培养出病原菌,检出率为82.67%,共培养出病原菌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0株,占48.90%,革兰阴性(G-)菌株,占41.91%,真菌株,占9.19%。其中革兰阳性菌检出前两位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占23.7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i,CNS)(株,占16.36%),革兰阴性菌检出前三位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株,占18.14%)、肺炎克雷伯杆菌(株,占5.04%)、变形杆菌(株,占4.92%)。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苯唑西林、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等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G耐药性很高。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变形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头孢曲松敏感性较低。结论CSOM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变形杆菌,真菌感染已不容忽视。根据药敏结果数据可得出经验性一线用药为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成人)、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滴耳液也可做为局部用药。临床选择抗生素应以药敏结果为标准,在无相应条件时,可参考本研究结果选择。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药敏试验;
宁波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丁璐杨一晖郑周数杨锡儿张英慧史文迪
浙江中医药大学
提要:目的了解宁波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开展现状,探讨提高听力障碍早发现、早诊断与干预康复的方法。方法以年1月1日~年12月31日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由耳鼻喉科专职筛查人员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筛查未通过者,在出生42天内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婴幼儿3月龄以内转诊至听力诊断中心进行全面听力学评估。结果医院活产数为例,初筛11例(初筛率99.77%),初筛未通过例(12.08%),复筛未通过例(9.10%),接受全面听力学评估例(转诊率92.92%),确诊听力障碍28例(2.28‰)。双侧中度及以上听力障碍患儿6例,其中采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干预共5例(83.33%)。3例患儿验配助听器助听。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等的密切随访和精准的诊断和干预降低失访率,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障碍;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听力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韩雪梅罗寒依李亚婷牛晓英
广元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提 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分析听力障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及筛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年3月~年2月在我院接受筛查的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耳声发射仪在出生后3~5d内实施双耳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患儿出生后42d内进行复筛,检测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ABR);复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3个月内进行再次复筛,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检测。对于听力障碍患儿,6个月内确诊并实施干预。记录筛查结果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例新生儿中,听力初筛、复筛通过者例(92.03%);未通过者进行了及时的干预治疗。(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分娩方式与新生儿听力障碍无相关性(P0.05),而胚胎数量、出生质量、产妇孕周、耳别及孕妇孕期优生五项(TORCH)感染与新生儿听力障碍存在相关性(P0.05);(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胚胎数量、出生质量、产妇孕周、耳别及TORCH感染是新生儿听力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胚胎数量、出生质量、产妇孕周、耳别及孕妇TORCH感染是新生儿听力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新生儿的性别及分娩方式不会对听力筛查通过率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障碍;影响因素;
陕北地区56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刘芳王敏张军雷磊赵鑫谢延军宋志明
陕医院耳科
提 要:目的总结陕北地区某院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后并发症和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人工耳蜗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于陕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声导抗测试、纯音测听/小儿行为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诱发反应(ABR)、稳态诱发反应(ASSR)评估其听力水平,分别于术后3、6个月采用助听听阈、听觉行为分级(CAP)和言语可懂分级(SIR)评估其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结果患者年龄跨度大(10月~50岁);双耳重度和/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蜗来源以基金会项目支持(62.50%,35/56)和自费(30.36%,17/56)为主;植入侧以右侧植入为主(80.36%,45/56);耳蜗畸形者占30.36%(17/56);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者占33.93%(19/56);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4/56);所有患者CI术后3个月与6个月的CAP、SIR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陕北地区听障患者对人工耳蜗植入有一定需求,听觉言语康复效果随人工耳蜗植入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关键词:人工耳蜗;听觉康复;
听力服务类APP现状分析与优化方案
何真可张雪菲李志敏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提 要:"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正在影响改变听力行业的服务模式,与听力健康相关的APP出现打破了传统听力检测、助听器验配方式,改善了听障人士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大众保护听力的意识,未来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研究了目前市场上两大类型听力服务类APP的主要功能特点及应用范围,分析其在科普宣传、在线测听及服务种类与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方案,旨在促进该类APP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
关键词:听力服务类APP;在线测听;服务模式;优化方案;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庭功能的变化
钟一鸣张国军诸瑶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提 要:人工耳蜗植入(CI)能帮助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重获听觉。如今接受CI手术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行双侧植入者也较以往增多。但人工耳蜗植入术可能使患者前庭功能发生改变,甚至引起眩晕、身体平衡障碍等前庭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庭功能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庭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机制如何,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在术前评估前庭功能受损的发生几率,以及预防、治疗CI后的前庭功能受损,都是目前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前庭功能;
健听儿童在不同测试环境下声源定位能力初步研究
周文培彭美俊曾湾刘丹丹
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
提 要:目的探究健听儿童在不同测试环境下的声源定位能力,考察声源定位能力的发展过程,为听障儿童听力康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例4~14岁健听儿童,采用3种信号类型(言语、纯音和音乐)、4种信号强度(安静环境、0、5、10dB信噪比)和5种测试方位(0°、±30°、±60°)为受试儿童进行声源定位能力测试,记录平均角度偏差与角度识别准确率。结果信号强度与声源定位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信号类型对健听儿童的声源定位能力有显著影响(P0.05),健听儿童对纯音信号的定位能力显著低于言语和音乐信号(P0.05),言语和音乐信号的定位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听儿童在安静环境和不同信噪比噪声环境中,对纯音、言语、音乐信号的声源定位能力呈现不同结果。本研究测试方法可用于评估听障儿童助听干预后声源定位能力康复情况,为评估结果提供重要参照。
关键词:声源定位;角度偏差;角度识别准确率;健听儿童;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障碍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应艳红袁飒鲜丹
三二Ο一医院儿保门诊
提 要:目的调查与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障碍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年1月~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86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在本地区幼儿园及小学就读的8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调查语言障碍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behaviorchecklist,ABC)与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hildhoodautismratingscale,CA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ign-significance,S-S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语言障碍发生率为29.1%,对照组儿童无语言障碍发生。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闭家族史、早产、新生儿窒息、母亲性格内向型为导致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障碍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多伴随有语言障碍,自闭家族史、早产、新生儿窒息、母亲性格内向型为导致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障碍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障碍;家族史;早产;
看图说话干预对听障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影响的个案分析
周爱然何赛金仇宏霄上海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
陶仁霞薛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学系
提 要:目的探究看图说话干预对听障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基线单一被试法,选取3名听障儿童进行为期6周的看图说话干预,采用儿童语言沟通能力阶梯评价表以及自编看图说话测试对3名被试的语言能力、语法能力、词汇能力进行评估。结果通过看图说话干预,3名被试的语音产生、词语理解与命名能力、句子理解与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语法能力、词汇能力与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看图说话对听障儿童进行语法和词汇能力干预,能够提高其语言能力的整体水平。关键词:听障儿童;看图说话;语言能力;伴随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词汇能力康复1例报道
王春瑞王艳霞滨州医学院
提 要:目的探讨以功能性构音障碍为特征的学龄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词汇康复效果。方法采用构音训练、词汇理解训练、词汇表达训练、随机情景教学法相结合,制订康复训练方案,采用口部运动功能评估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表、词汇理解能力评估表、词汇命名分级评估表进行评定,比较训练前后个案的差异。结果患儿构音语音能力由训练前的41.7%上升至98%,词汇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结论通过针对性的言语语言康复治疗能够调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构音问题,提高其词汇能力。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词汇理解与表达;
听觉统合治疗对听障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朱冬平陈士贵郭军
江苏省医院耳鼻喉科
提 要:目的探讨听觉统合治疗对听障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年8月~年7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2~8岁听障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听觉统合治疗,观察2个疗程,评定患者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发育优良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作协调能力、视觉运动整合能力评分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智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社会适应性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听觉统合治疗能改善听障患儿的运动功能,同时促进患儿智能发育,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听觉统合治疗;听力障碍;运动功能;社会适应性;
旋律语调疗法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何阳杨蕾王改秀刘新颖张珂嘉
成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提 要:目的观察旋律语调疗法(melodicintonationtherapy,MIT)对儿童人工耳蜗术后患者听觉言语能力康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听力语言康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IT,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对患者的听觉功能、语言能力及言语清晰度进行评估,分析对比评估结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被试听觉功能、言语清晰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语言能力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在听觉能力和言语清晰度方面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语言能力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IT结合常规听力语言康复对儿童人工耳蜗术后患者的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及言语清晰度均有改善。
关键词:特殊儿童;康复机构;教师;现状调查;
宁波市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现状调查
高少华周静王永丽陈瑞佳潘婉莹卢红云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言听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提 要:目的调查了解宁波市特殊儿童康复机构发展现状,结合宁波市市情,探讨提升特殊儿童康复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法,对宁波市19家康复机构共计名康复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康复教师整体学历水平符合国家特殊教育教师要求;教龄以新晋教师为主;康复机构的师生比相对合理;政府特殊教育资金投入与特殊儿童家庭用于康复的支出略有差距;康复机构接受残疾儿童入学前,多数会对儿童进行评估;康复机构与家长的定期交流有待改善。结论提高特殊儿童康复机构教师水平和政府帮扶,完善入学评估与康复补助等措施,对于特殊儿童康复机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殊儿童;康复机构;教师;现状调查;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宁波尚婉媛朱丽孙曼曼
南京医院
提 要:目的探讨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年5月~年7医院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例患儿,按照植入年龄、性别、人工耳蜗品牌、看护人文化水平进行分组,应用有意义言语使用量表(MUSS)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问卷对患儿术后开机3月、6月、12月的言语康复效果进行评分。结果随着开机时间的增加,所有患儿的MUSS和SIR评分均逐渐提高(P0.05)。B组患儿(植入年龄25~月)的MUSS评分均优于A组(植入年龄9~24月),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的SIR评分在开机后12月显著优于A组患儿(P0.05)。性别和人工耳蜗品牌的差异对患儿的MUSS和SIR评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看护人文化水平为高中以上的患儿不同开机时间的MUSS评分均显著高于看护人文化水平为高中以下的患儿(P0.05);术后开机3个月的患儿的SIR评分无明显差异,开机6个月和12个月的患儿,其看护人文化水平为高中以上的SIR评分显著高于看护人文化水平为高中以下的患儿(P0.05)。结论语前聋儿童提倡尽早植入人工耳蜗,随着开机时间的增加,患儿的言语康复效果逐渐提高。在选择康复中心语训的同时注重家庭语训,并且选择文化水平较高的看护人。
关键词:语前性聋;人工耳蜗;言语康复;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联主管、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是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栏目。同时,结合行业发展新形势,聚焦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