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残疾是无法规避的社会现象,残疾人为人类的进化做出了“牺牲”和贡献。社会有残疾人,但社会不能“残疾”!
截止目前,我国人口约14忆,其中残疾人数量约万:大连市人口近万,其中残疾人数量约34万。
最近,笔者阅读了一本《你不知道的世界,带你走进残疾人》一书,就“残疾人的发展还面临重重障碍”节选部分,以“教育”、“交通”、“就业”、“信息”、“维权”、“思维发展”、“心理发展”、“文体活动”、“婚姻家庭”、“参与政治生活”这几个方面内容分享给大家。
每个人都有残疾的可能,尽管你可能不相信。
我们该怎样认识残疾人?
残疾人与人类社会与生俱进
残疾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残疾人。
人类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经历了残废、残疾、残障三个阶段。
进入21世纪,人们对残疾人的认识迎来新的阶段。年12月13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中,首次使用“残障”的表述,并用残障代替残疾,一个字的更改,反映了人类社会在残疾认知上的巨大飞跃。残障是指由于残疾而导致的不利处境,该处境进一步限制个人履行相关的社会角色或要求。比如,肢体残缺人士因缺乏有关通道设施而不能自由进出某些地方,从而失去工作或学习的机会或能力等。由此,我们知道,残疾人不是无用的“废人”,也不是一直处于病态的“病人”,而是由于他们自身以及来自环境的不便,产生了障碍,限制了他们的能力,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参与。
当然,因为多年来约定俗成的称呼,在日常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在统称上把残障称作残疾,把残障人称作残疾人,但其中的含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我们以往说的聋哑人(聋子、哑巴),盲人(瞎子),弱智(呆子、傻子、痴子),瘸子(瘫子),神经病等称谓正慢慢被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肢体残障、精神残障所代替。
残疾人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牺牲者”和贡献者
导致残疾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原因。无论先天或是后天,一代又一代的残疾人都是人类进步的“牺牲者”,为人类研究、认识、防范残疾做出了贡献。
先天因素导致的残疾人,为人类在遗传、病理、基因等方面提供了研究范例,让人们力求通过对他们的研究,产生有效的手段减少和克服类似的残疾发生。后天导致残疾的因素很多,有疾病、战争、自然灾害、车祸、运动和不当的生活方式等。到目前为止,疾病依然是产生残疾的主要原因。在治愈疾病的过程中,人们不断积累经验,有效防范了残疾。如现在的家长很少再担心孩子出生后患上小儿麻痹症,因为经过长时间对小儿麻痹症患者的研究,医学界发明了专门的药物“糖丸”,并将它作为一种疫苗,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让他们服用,从而有效遏制了这种疾病导致的残疾。
现在的听障孩子越来越少,一是因为优生优育的婚检孕查起了作用,另一个是在医学上较早地发现了孩子的听力障碍后,可以通过植入人工电子耳蜗的方式,尽可能恢复他们受损的听力,再经过语言训练,让他们成功地脱离了无声世界。
人类不断进化,残疾的现象和种类也在不断地变化。人们认识了一些残疾,也有效地防治并逐步减少了一些残疾,但新的残疾类型也在演变、发生。如现在对全世界造成困惑的自闭症(也称孤独症),就是一种新的残疾类型。十年之前,人们对其还十分陌生,将这类人群划入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的行列。十年之间,自闭症已呈“爆发式”增长,仅中国不完全统计就有大约万自闭症患者,其中0-14岁少年儿童约万。美国公布的自闭症数据显示,少年儿童自闭症患者占同龄段的比例为万分之十五。非常令人震惊的数字。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无法破译自闭症生成的原因,不知道原因也就很难从根源上予以解构,因而就很难用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采取的摸索式的康复手段,大多也收效甚微。
从发现残疾,认识残疾,到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都是以身负残疾的残疾人为“实验”的,他们承载了人类社会进化、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风险,承担了人类必须面对的痛苦和负担。因为他们的残疾,分担了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其他人的痛苦和风险,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残疾,让后来的子子孙孙减少了残疾的可能,特别是同一种类型的残疾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残疾人,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牺牲者”和贡献者。
残疾人的痛苦、负担不应由残疾人独自背负。就如地壳运动必然要发生地震,我们不能说生活在地震带的人遭遇地震是他们的不幸,要他们自己承受灾难,而不施以帮助。确切地说,残疾也是人类进化演变过程中的灾难,只是历史、现在和将来还存在的残疾人群代替人类接受了这些灾难,换取了其他人的健康、健全。但我们不能健忘。不忘记灾难,是人类进步应有的良知。全社会,包括每一个健全人,没有理由不对残疾人产生敬意,产生感激,没有理由不主动俯下身段。你可能不需要说太多的话,相遇时给他们一个友善的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温暖的肢体语言,就很好了。
残疾人的发展还面临重重障碍
当前,残疾人在方方面面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上,还存在现实的障碍。分析这些障碍,有助于整个社会帮助他们进一步克服,从而促进残疾人本身,促进残疾人事业,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发展。
——教育障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国是个残疾人口大国,特殊教育起步晚,基础薄,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年国家教育公报显示,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所,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32万人,全国特殊教育在校生49.17万人。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27.08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5.06%。公报还显示,同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是22.98万所,在校生1.42亿人。从数量上看,特殊教育学校是普通学校的0.9%,在校残疾学生是健全学生的0.35%。不能忽视的是,我国残疾人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是6%左右。
——交通障碍。国家关于城市规划中的无障碍设施的规定,得不到充分落实。无障碍设施不具备,不科学,挤占盲道等无障碍通道的现象屡见不鲜。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为残疾人考虑的个性化服务措施不足,如语音报站、轮椅辅助等普遍缺乏。残疾人驾驶交通工具出行,仍然受到法律法规及传统认知的制约。
——就业障碍。求职、入职难,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招纳残疾人,以缴纳就业保证金代替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就业歧视上的同工不同酬,进修、提升机会少。二次就业困难,残疾人一次失业,往往意味着终身失业。
——信息障碍。残疾人运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够通畅,没有专门为残疾人量身定制的手机、电脑、电视机。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使用手语和盲文翻译的频率很低。每年除夕全中国人共享的春节联欢晚会直播时不加字母,对两千多万听障人都是缺憾。
——维权障碍。残疾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自身的维权能力受到限制,往往需要通过媒体的呼吁,外界的援助,付出更多的精力,经历更多的曲折。法律法规对残疾人的特殊性考虑不够,保护不力,发展的眼光不足。
——思维发展障碍。从思维的发展来看,残疾人的思维和健全人一样,也要经历感性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个阶段。由于认知上的原因,大多数残疾人比较难逾越的是第三个思维阶段,尤其是智障人员。
——心理发展障碍。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的一生就是走出自卑,超越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都想努力使自己变得重要,但人的重要性是由他们对别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决定的。绝大多数残疾人在超越自我,实现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上很难有大的作为,由此引起的自卑心理,影响着他们的人生道路。
——文体活动障碍。我国地少人多,大众公共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显得奢侈,在城乡为残疾人专门考虑的盲人门球、乒乓球,盲人电影院,盲人图书馆,轮椅篮球等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很难满足残疾人的文体活动需求。
——婚姻家庭障碍。残疾人的社会接触面、选择面都较窄,相关部门为残疾人举办的婚姻相亲活动很少,加上残疾人自身的不足,使得残疾人组建婚姻家庭困难重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适龄残疾人在婚率年度为62.5%,年度为63.7%,增长缓慢。其中,男性的在婚率低于女性约1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国的成年残疾人有一半男性处于游离于婚姻外的单身状态。令人堪忧!
——参与政治生活障碍。在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包括群团组织中参政议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残疾人数量还明显不足,残疾人发声的机会不多。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残疾人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及社会的空前重视,但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残疾人生活、生存质量的本质,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这些有形、无形的障碍,应形成共识,拆除藩篱,打破枷锁,为残疾人松绑,特别是一些法律法规中给残疾人发展带来障碍的条款迫切需要修订,乃至废止。
一种障碍就是一堵墙,移除挡在残疾人面前的障碍之墙,可以激发残疾人的内在潜力,促进他们和健全人一起为社会的发展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可以促使残疾人回归主流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霍金从身体条件来看,属于多重和重度残疾,生活都无法自理,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排除了沟通障碍之后,他的惊人智慧展示出来,探索形成“黑洞”理论,成为人类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们执着于对艺术的追求,克服障碍,刻苦训练,用一支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震撼了世界,他们的系列节目在全球巡演,所到之处,万人空巷,展示了中国残疾人的魅力和自强。
年03月24日,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触摸普拉多”(HoytocaelPrado)的展览。展出的是与原作相差无几可供触摸的3D“浮雕”仿品。这些经典画作仿品一共六幅,其中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戈雅的《阳伞》。仿品用一种叫“Did”的凸版印刷技术制作,最终成品跟3D打印相似。为了制作这些有质感的画作,工作人员需要先获取原作的超高分辨率照片。之后他们会花上40个小时印刷处理,为求达到最适合盲人触觉的材质、纹理及大小,因为任何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对作品主题的理解。除了可以用手触摸画中细节,展览现场还设有盲文说明和语音导览,给盲人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体验。
对残疾人的态度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就有善待残疾人的良好风尚。
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良好举措深刻影响着后来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扶残、助残、育残的优良传统。
当然,与整个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残疾人还远远落后于健全人,这与他们参与资源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有密切的关系。
资源是个很敏感和脆弱的话题,他们依靠自身的能力获取资源的机会有限,需要外界的支持。
提供给残疾人的资源无非是两个方面:物质和精神。这也是全人类都需要的资源。面向残疾人,在不可比和落差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整个社会有多少资源是一回事,愿意拿出多少又是一回事。我们确实要拷问自己,我们到底有否心无旁骛。我们是否已经向残疾人倾斜,还能倾斜多少。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和谐程度,温暖指数,不仅是看她有多少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也不仅是看她的道路有多宽阔,车流有多滚滚,夜晚的霓虹有多闪烁,人们的夜生活有多丰富,还要看她和在她这里生活着的人们对待残疾人的心态和举措,看这里的残疾人是否能够走出角落,见到阳光,是否得到尊重,是否体会到眷顾,是否感到平等,是否有机会参与,是否能够共享,是否进出从容,是否面对大众常常口舌生津,甚至一不小心就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残疾人,就如每个健全人犯不着花心思每天去想自己是不是一个正常人一样。
这是残疾人的理想状态,也是文明社会的应有姿态。
摘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声明:此文内容为节选部分,出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摘自)标注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爱心传递,拒绝冷漠!
假如,我不说、你不说、她也许不会了解这些残友政策:
假如,我不做、你不做、由谁来推动残疾人事业向前发展!
广大爱心慈善人士,我们“单脚鞋银行”在各地的分行开始向全社会征集鞋子,如果您的家中有闲置的鞋子(新的),如果您是某家鞋店的老板,您有缺号断码的鞋子库存;或您是某家鞋厂的老总,您又想献一份爱心;那么请联系我们,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帮助那些贫困的“单脚”人士!大连市区的下肢残疾而单脚的朋友们、请向我们提供您需要的鞋的尺码、胖瘦、左右脚、身份证、残疾证、家庭住址、我们会向您免费提供需要的鞋。征集各地的活动赞助商和爱心物流快递企业。
大连残友互助联盟qq群()
大连残友互助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