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听障者联合会的专业调查显示,先天性盲人在成年后的就业机会生存水平及生理健康程度要远远高于先天性听障人群。
这个结果颠覆很多人所认为先天听障人士的生活水准会比先天性盲人的生活水准高的认识。
1
人类通过“听”所获得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看”。
直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听力下降的问题,才渐渐多的人终于相信听力障碍带给人的困扰远远比牙齿、头发及眼睛的问题要大的多。
听力问题成为导致大多数人生活水平下降及生理心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毛细胞顶部纤毛的弯曲或偏转是对声波振动刺激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是将机械能转变为生物电,引起毛细胞兴奋的开始。赋予我们听力的毛细胞和神经细胞,它们受损无法像伤口一样自动修复。
毛细胞损伤是出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的找专业耳科医生对耳神经激活修复治疗才有可能恢复听力,毛细胞受损后是无法自觉修复听力损失的。
很多人知道盲人属于视力残疾,但听力损失是残疾的一种,当听力损失大于40dB时便属于听力残疾。
根据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听力残疾分为四级,如下:
1、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dBHL
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2、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dBHL之间
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3、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dBHL之间
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4、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HL之间
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之前了解到很多耳聋的危害,严重的听力残疾往往也会诱发语言、智力、精神方面的障碍。
残疾,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的,听力残疾我们是可以避免的。听力下降也渐渐的有了治疗干预手段,当发觉听力下降时,及时找专业的耳科专家治疗干预。
只要拥有残余的听力,就有希望通过治疗听见更多的声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