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问:我女儿今年6岁,平时睡觉挺安稳的,一个月前突然开始打呼噜,声音非常大,近一星期发现她听力下降,讲话还变迟钝了。到医院检查说是腺样体肥大导致中耳炎引起的,请问这怎么回事?
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史军解答: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中耳炎并不罕见。腺样体肥大是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受凉感冒、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都容易诱发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确实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原因是肥大的腺样体阻碍了鼻腔的引流,也阻塞了与中耳腔相通的咽鼓管咽口的通气功能,致使中耳鼓室不能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流,逐渐形成负压,并进一步引起鼓室黏膜充血、渗出,就形成了分泌性中耳炎,这是小儿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近年来腺样体肥大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明显增多,与环境等有很大关系,如今儿童的身体抵抗力下降,过敏性鼻炎高发,再加上空气污染严重,这些因素都会诱发腺样体肥大而致中耳炎。
腺样体肥大,不仅会引起听力下降,还会导致“腺样体面容”,即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面容缺乏表情,家长要予以重视。如果孩子出现鼻子不通、耳朵闷气、把电视的音量调得很高、对声源反应迟钝、晚上睡觉打鼾等情况,医院耳鼻喉科检查,鼻咽镜下检查或是拍一张鼻咽部CT就可以判断腺样体是否肥大。
目前,对于腺样体肥大较轻的患儿通过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可有效控制腺样体肥大,而一些严重的患儿则需通过手术切除部分腺样体,若治疗及时,一般对儿童生长发育没有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