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
陈雪清,医学硕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运用基础部主任。担负“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防聋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健康运动员项目听力健康计划临床指点、全国助听器人工耳蜗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听力学组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医学宣扬顾问团顾问、北京听力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副总编、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主要工作领域为临床听力学,包括听力言语康复装备如助听器、人工耳蜗等人工听觉装备的选配、选配后效果评估、听力言语康复训练等。前后承当和参与十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至今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相干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英文论文十余篇。出版论著7部。取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不断普及和听力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听障儿童在出身后较短时间内便可明确诊断,使初期干预成为可能。近年来,人工听觉技术和康复手段不断进步,大多数听障儿童在干预后可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但目前我国对3~6岁学龄前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评估还没有统一的方法且未成体系。本文将介绍目前国内经常使用的3~6岁学龄前听障儿童康复效果的评估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3~6岁学龄前听障儿童康复效果经常使用的评估方法除助听听阈外,还包括问卷评估和言语测试。助听听阈测试为多年来康复效果评估的最基本方法之一,本文不再赘述。但需要强调的是,助听听阈是不是进入言语香蕉图应根据患儿裸耳听阈及所使用的助听装备的实际情况,不应过分强调助听听阈必须进入言语香蕉图。若所使用的助听装备不能满足患儿需要,可通过评估建议患儿使用其它更能满足需要的助听装备。问卷评估是通过询问家长或监护人而取得的听障儿童相干能力方面的信息,适用于不能配合临床测试的儿童,尤其是那些年龄小、康复早期、多残儿童等。由于问卷评估所取得的信息是关于听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表现,因此还可作为临床测试的有益补充,从而使问卷评估成为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贯穿于全部康复进程始终的听障儿童康复效果的评估方法。言语测试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听觉能力评估方法,但由于汉语不同于英语,需要自行研发,因此在康复效果评估工作中因缺少适用的汉语测试材料,一度影响了评估工作的展开。可喜的是,经过多年来国内同行的共同努力,已开发出多项适用于学龄前听障儿童的言语测试材料。由于言语测试需要患儿的配合,因此需要患儿具有一定的生理年龄、听力年龄、听觉言语能力等。使用时应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对测试材料、给声方式、反应方式进行选择。需要强调的是,上述3类测试方法构成了由易到难层级式的评估方案。在患儿各阶段康复效果评估中,应结合患儿的实际能力依照由易到难的顺序选择相应层级的测试。在某一层级测试得分接近但未到达天花板效应或患儿的能力到达下1层级测试要求时,应适时加入下1层级即难度较大的测试,以期得到下1层级的基础资料,为以后的评估提供基线参考。
表13~6岁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方案
评估方法
评估项目
听力测试
助听听阈
问卷评估
MAIS
MUSS
CAP
SIR
言语测试
LING氏六音
(由易到难排序)
MESP
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
MAPPID-N
MPSI
M-LNT
QuickSIN
1问卷评估材料
1.1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Robbins等在年设计完成了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MAIS),主要用于3岁以上听障儿童听觉能力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装备使用情况、对声音的觉察能力和对声音的理解能力3方面。量表共包括10个问题,笔者所在单位所使用的汉化版见表一。使用该汉化版对使用普通话听力正常儿童正常值进行调查后的研究数据可供评估时参照。评估由经过培训的听力学专业人员对患儿家长或监护人采取访谈方式进行。评估前由评估人员对患儿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必要的指点。评估人员逐一询问量表中的10个问题,由家长或监护人对患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发性的听觉反应做出详细的描写并鼓励家长或监护人提供尽可能多的例子,并由评估人员将家长或监护人对每个问题的回答进行详细记录。评估人员根据患儿每一个问题中所询问的听觉行动的产生频率进行评分。每一个问题得分为0~4分五个级别。0分为该情况从不产生(0%);1分为该情况很少产生(25%);2分为该情况偶尔产生(50%);3分为该情况常常产生(75%);4分为该情况总是产生(%)。量表满分为40分。在实际使用进程中,学者多采取MAIS得分率进行统计分析。MAIS得分率(%)=(MAIS得分/40)×%。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好。
表2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题号
问题
1a
b
孩子是不是愿意整天(醒着的时候)佩戴助听装置?(5岁)
未被要求时,孩子是不是主动要求佩戴助听装置?(5岁)
2
如果助听装置由于某种缘由不工作了,孩子是够会表现出懊丧或不高兴?
3
孩子能否在安静环境中,只依托听觉(没有视觉线索)对叫他/她的名字做出自发的反应?
4
孩子能否在噪声环境中,只依托听觉(没有视觉线索)对叫他/她的名字做出自发的反应?
5
在家里孩子能否不需要提示而对环境声(狗叫声、玩具发出的声音等)做出自发的反应?
6
在新环境中孩子能否对环境声做出自发的反应?
7
孩子能否自发地认识到听觉信息是他/她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8
只依托听觉(没有视觉线索)的情况下,孩子能否自发地区分出两个人的说话声?
9
只依托听觉,孩子能否自发地辨别出言语声与非言语声的差别?
10
孩子能否只依托听觉而自发地感知语气(愤怒、兴奋、焦虑)?
1.2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
Robbins等在年设计完成了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MeaningfulUseofSpeechScale,MUSS),主要用于听障儿童言语产出能力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发声交换情况、言语交换能力和言语交换技能3方面。量表共包括10个问题,笔者所在单位已在前期进行了汉化,见表2。评估由经过培训的听力学专业人员对患儿家长或监护人采取访谈方式进行。评估前由评估人员对患儿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必要的指点。评估人员逐一询问量表中的10个问题,由家长或监护人对患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行动做出详细的描写并鼓励家长或监护人提供尽可能多的例子,并由评估人员将家长或监护人对每个问题的回答进行详细记录。评估人员根据患儿每一个问题中所询问的言语行动的出现频率进行评分。每一个问题得分为分五个级别。0分表示儿童从不使用所询问的发声或言语行动,出现频率为0%;1分表示儿童很少使用所询问的发声或言语行动,出现频率低于50%;2分表示儿童偶尔使用所询问的发声或言语行动,出现频率最少50%;3分表示儿童常常使用所询问的发声或言语行动,出现频率最少75%;4分表示儿童总是使用所询问的发声或言语行动,出现频率为%。量表满分为40分。在实际使用进程中,学者多采取MUSS得分率进行统计分析。MUSS得分率(%)=(MUSS得分/40)×%。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好。
表3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
题号
问题
1
儿童如何用发声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2
儿童在相互交换进程中的发声情况
3
发声随交换内容和信息的变化情况
4
当孩子与父母或兄弟姐妹谈论熟习的话题时,他/她能否自发的只应用言语这类方式进行交换?
5
当孩子与父母或兄弟姐妹谈论较为陌生的话题时,他/她能否自发的只应用言语这类方式进行交换?
6
在社交活动中,孩子是不是愿意自发的使用言语这类交换方式与听力正常人进行交换?
7
当孩子因需要取得某样东西而必须与陌生人进行交换时,他/她能否自发的使用言语这类方式进行交换?
8
孩子的言语能否被陌生人所理解?
9
当孩子的言语不能被熟习的人所理解时,他/她能否自发的使用口头纠正和澄清方式对其进行解释?
10
当孩子的言语不能被陌生人所理解时,他/她能否自发的使用口头纠正和澄清方式对其进行解释?
1.3听觉行动分级问卷
Archbold等开发了听觉行动分级(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问卷,用于全程跟踪评估听障儿童各阶段听觉能力发育情况。笔者所在单位所使用的汉化版见表三。CAP问卷将患儿的听觉能力分为八个等级,得分为0~7分。由患儿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者提供患儿对外界声音(包括环境声和言语声)的听觉行动反应并对其听觉能力进行分级评估。CAP问卷简便易懂,可重复性高,没有语言依赖性,可为非专业人员所掌握。因此是一种可由专业人员、家长及没有聋儿评估经验的普通人所掌握使用的评估方法。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好。
表4听觉行动分级问卷
得分
问题
0
不能觉察环境声或说话声
1
可觉察环境声
2
可对言语声做出反应
3
可鉴别环境声
4
无需借助唇读可分辨言语声
5
无需借助唇读可理解经常使用短语
6
无需借助唇读可理解交谈内容
7
可以和认识的人打
1.4言语可懂度分级问卷
DeeDyar等开发了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问卷,用于评估听障儿童的言语可被他人听懂的程度,可长时间跟踪评估患儿言语可懂度的发展变化进程。笔者所在单位所使用的汉化版见表四。SIR问卷将患儿的言语可懂度分为五个等级,得分为1~5分。由患儿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者提供患儿言语可被他人听懂程度的信息并对其言语可懂度进行分级评估。与CAP问卷相同,SIR问卷简便易懂,可重复性高,没有语言依赖性,可为非专业人员所掌握。因此一样是一种可由专业人员、家长及没有聋儿评估经验的普通人所掌握使用的评估方法。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好。
表5言语可懂度分级问卷
得分
问题
1
联贯的言语没法被听懂。
口语中的辞汇不能被辨认。患者平常交换的主要方式为手势。
2
联贯的言语没法被听懂。
当结合谈话情境和唇读线索时,可听懂言语中的单个辞汇。
3
联贯的言语可被某一位凝听者听懂。
但需凝听者了解谈话主题,集中注意力并结合唇读。
4
联贯的言语可被某一位凝听者听懂。
如果凝听者不熟悉聋人言语,不需费力聆听。
5
联贯的言语可被所有凝听者听懂。
在平常语境中孩子的语言很容易被理解。
2言语测试材料
2.1林氏六音测试
林氏六音即LING氏六音,包括/m、u、a、i、sh、s/6个测试音,涵盖了低频/m、u/、中频/a、i/、高频/sh、s/言语声的频率范围。测试时使用口声,可与听障儿童相距不同距离,左右耳分别进行测试。此方法可快速简便地检测患儿左、右耳对低、中、高频言语声的辨认情况,因此成为平常检测助听装备的方法之一。但由于测试时使用口声,强度不容易控制,若有条件可同时使用声级计测试声音强度,使测试更加准确。
2.2普通话初期言语感知测试
普通话初期言语感知测试(MandarinEarlySpeechPerceptiontest,MESP)由郑芸等根据英文版初期言语感知测试(EarlySpeechPerceptiontest,ESP)研发的基本原则、结合汉语普通话及中国幼儿语言文化特点开发。英文版ESP分为标准版和简易版。标准版ESP测试包括4项亚测试:言语发觉、节律分辨、扬扬格词分辨、单音节词分辨,测试难度逐级增加。标准版ESP有录音测试材料,但在临床中测试者较少运用,而多用口声测试。测试采取听声指图的闭合式言语测听方法。
中文版MESP也分为标准版和简易版。标准版MESP有6项亚测试,前3项与ESP相同,后3项则与ESP不同,是依照汉语普通话的特点,将ESP第4项单音节词分辨亚测试拆分成了MESP的韵母分辨、声母分辨、音调分辨3项亚测试。测试采取口声或播放录音的方式,其中以口声测试较为经常使用。所有测试词均有配套的图片,测试采取听声指图的闭合式言语测听方法。测试在安静条件下进行。简易版MESP(Low-VerbalMandarinEarlySpeechPerceptiontest,LV-MESP)由标准版MESP简化而来,包括言语声发觉、言语节律感知、扬扬格词分辨、单音节词分辨4项亚测试。测试采取口声方式。所有测试词均有配套的玩具,测试采取听声指玩具的方式,属于闭合式测试方法。适用于口语能力有限、词汇量不够、没法理解或不愿配合标准MESP测试的幼儿。
2.3普通话儿童言语理解力测试
普通话儿童言语理解力测试(MandarinPediatricSpeechIntelligibilitytest,MPSI)医院与美国HOUSE耳研所根据英文版PSI的研发原理,结合普通话和中国儿童语言文化特点共同研发而成。英文版PSI测试由一项单音节词测试和一项句子测试组成。句子测试包括两种模式,模式I带有提示性语句(即在目标句子前加入“请指出”),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模式II不带有提示性语句,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每种模式分别包括10个目标句子与10个竞争句子,目标句子与竞争句子固定配对并分为两组,每组分别包括5对句子。每一个目标句子包括个单词,每一个竞争句子包括个单词。给声方式为播放录音。可在安静和噪声条件下测试。测试采取听声指图的闭合式言语测听方法。根据患儿的测试结果,信噪比以10dB为步长逐步下降以增加测试难度。
中文版MPSI测试唯一句子测试且只有一种模式,即模式II。MPSI测试材料包括2个练习句子、12个目标句子和12个竞争句子。目标句子和竞争句子随机配对。目标句子分为两组,每组包括6个目标句子。每一个目标句子包括个单词,每一个竞争句子包括8个单词。给声方式为使用MAPP测试软件(mandarinauditorypediatricprotocol)播放录音。可在安静和噪声条件下测试。练习句子和目标句子均有配套的图片,测试采取听声指图的闭合式言语测听方法。根据患儿的测试结果,信噪比以5dB为步长逐步下降以增加测试难度。
2.4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
2.4.1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能力评估工具孙喜斌等研发的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能力评估词表包括自然声响辨认、语音辨认(分为韵母辨认和声母辨认)、数字辨认、音调辨认、单音节词辨认、双音节词辨认、3音节词辨认、短句辨认和选择性听取9项测试内容。给声方式可为口声或由计算机导航-听觉言语评估系统播放录音。测试在安静条件下进行。所有测试声/词/句均有对应的图片,患儿采取听声识图或听说复述的反应方式进行测试。
2.4.2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评估工具听障儿童语言能力评估包括语音清晰度、听话识图、模仿句长、看图说话、主题对话5个分测验。语言能力评估题库根据汉语语言的结构及使用规律编制。评估工具参照健听儿童在各年龄段的语言发育指标,将语言年龄(即健听儿童的实际年龄)作为评估标准。通过评估取得听障儿童的语言年龄,并以此衡量其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语法能力、发音水平及语言的使用能力等。
2.5汉语儿童噪声下言语识图测试
汉语儿童噪声下言语识图测试(MAndarinPediatricPictureIDentificationtestinNoise,MAPPID-N)软件由中科院声学所、医院和香港教育学院修订。它包括一组从1到10共十个阿拉伯数字的辨识测试、3组双音节词(每组8个备选项)辨识测试、六组单音节音调(每组4个备选项)辨识测试。言语声及噪声的声强、方位及信噪比都可由软件控制和播放。所有测试词均有对应的图片。每组测试所对应的图片出现在电脑触摸屏上,患儿通过点击触摸屏上的相应图片进行测试。
2.6儿童普通话辞汇相邻性测试
Kirk等根据心理语言学领域中有关言语听辨的邻域激活模型,开发出辞汇相邻性测试(LexicalNeighborhoodTests,LNT)词表,包括单音节词表(分难堪词表和易词表)和多音节词表(分难堪词表和易词表)。张宁等参照英文版LNT词表,开发了儿童普通话辞汇相邻性测试(MandarinLexicalNeighborhoodTest,M-LNT)词表,包括单音节词表和双音节词表。单音节词表包括单音节易词表3张,难词表3张,每表20个字;练习表1张,10个字。双音节词表包括双音节易词表3张,难词表3张,每表20个词;练习表1张,10个词。给声方式为播放录音。测试在安静条件下进行。患儿反应方式为开放式的听说复述法。
2.7普通话版的噪声下言语辨认速测表
陈艾婷等研发了普通话版的噪声下言语辨认速测表(quickspeechinnoise,QuickSIN)。该表从喧闹语噪声下的普通话儿童短句库中抽取90个句子,组成15张噪声下句表,每张表6句话,每句包括5个关键词,使用原句所对应的4人喧闹语噪声,每张句表的第1句~第6句信噪比逐步下降,顺次为+15,+10,+5,0,-5,-10dB。给声方式为播放录音。患儿反应方式为开放式的听说复述法。
本文对目前3~6岁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的经常使用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使用时应结合评估目的、患儿能力进行选择。虽然近年来适用于3~6岁听障儿童康复效果评估的方法逐步增多,但还需要听力学同道共同努力使其不断完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