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预防治疗

她,又聋又盲,见到奥巴马的第一句话却是

吉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488.html

我不是标题党。这是真实的故事。女主人公叫哈本·吉尔玛,是一位聋盲人。

年的夏天,在白宫举办的《美国残疾人法案》25周年庆典上,作为一个残疾人权利律师,作为一个演说家,她被邀请担任奥巴马总统上台讲话前的先导演讲者。

而且,在此之前,她还有一次被总统单独接见的机会。

那么,她靠什么交流呢?手语在她这里不起作用,因为她不只聋,还看不见;用助听器不行吗?很遗憾,她的失聪,助听器也帮不了。

只有一台盲文电脑。与她交流的人必须要用键盘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打出来,这样,哈本才能电脑屏幕上触摸出来。

所以,奥巴马同意接见她,就意味着也要用同样的模式与她交流。可是,这是总统啊!他会打字吗?他打得够快吗?毕竟见面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一分钟。

于是,哈本不自觉地,与奥巴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成了:你打字够快吗?

奥巴马笑了,承认自己打字略逊一筹,而且是用两根手指在打。不过,他及时用键盘夸赞了这个独特的女性,并给了一个温暖的拥抱。

然后,哈本走上讲台,向在场的观众说:“作为残疾人权利的倡导者,我要争取确保残疾人能够充分利用数字世界——互联网服务、在线企业、网站和应用程序。”

其实,这个目标一直被哈本当作使命,简单说就是弥合所有残疾人与正常人之间的差距。她的成长史也处处可以看到她为此付出的各种努力和抗争。

这些故事被她写进了了自传——《我是我的光明》一书中。我们从中会看到一个现代版的海伦·凯勒,如何不服命运的安排,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爬冰山、建学校,还成为第一个成功从哈佛法学院毕业的聋盲毕业生。

01、在那个可视听的世界,我曾是渺小的存在

哈本的视力和听力是逐渐退化的。12岁时,她还可以看见一些模糊的形状和人影,而且只要声音够大,可以听到高频的声音。

上初中时,她所在的学校共有7名盲人学生。

学校很体贴,除了配备一些盲人专用设备外,还提供几位老师,教他们阅读盲文、使用放大软件或是语音转换软件,还会根据学生的要求,把作业转换成盲文。

这些全方位的服务让哈本觉得在学习上基本没什么障碍了。可是,没想到,历史课阶段考试成绩出来,她竟然没及格,老师给出的理由是好多作业没完成。

倔强的哈本立刻怒了,明明自己所有的作业都交了。

辅导老师带她去与历史老师沟通,最终搞清楚了:因为历史老师有时站在教室后面布置作业,所以哈本根本听不到。

经过协商,老师同意:如果她在规定时间内补齐作业,就可以拿到学分。

问题虽然解决了,哈本却第一次感到沮丧,也感到孤独。她发现,在这个可视听的社会里,一切都是为可视听的人设计的。

从此,她明白了,认为别人会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一种想当然的设想。“想要变得出色,我就得走出舒适的小世界”。

02、失明仅是缺乏视力,我并不因此就是低能儿

哈本从来没因为自己残疾,就认为自己做不了什么,特别是15岁那年学会跳萨尔萨舞后,她的自信心更强大了。

于是,那一年,当她所在学校组织学生去西非的马里建一所学校时,她想参加的欲望已经膨胀到了极点。

可以想见,当她把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果断地拒绝了。除了担心,也觉得她无法做到:看不见,怎么建学校?

此后两周,哈里每天都在想办法说服父母,虽然自己觉得逻辑严谨、理由充足,但是恐惧缠得父母太紧,始终得不到许可。

执拗的哈本没有放弃,她相信,只要这次成功,就会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让父母开始信任她,给她更多的自由。

她找来了这个项目的经理,当自己的盟军,最终说服父母,踏上了远赴西非的旅程。

在那里,通过他人的帮助,她学会了筛沙、做砖头,甚至是挖厕所……

她的父母没想到,对于哈本的冒险之路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

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父母期望她就在家附近的大学读,可是哈本不想。因为她知道,如果听从了父母,未来的日子就还是会在他们的保护下过活。

于是,她报名了路易斯安娜州盲人中心,用一个夏天完成了高强度的盲人训练,包括:学习盲文、使用电动工具做木工活、学习烹饪、计算机上网技能、穿越马路等等。

在这里,她还学到了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失明不过是缺乏视力而已。残疾不是障碍,真正的障碍来自社会。

从此,哈本走上了更广阔的天地。

03、科技应该一视同仁,让我也看看这个彩色的世界

从哈佛法学院毕业后,年,在哈本26岁生日那天,她所在的律师团队将一家名为Scribd的公司告上了法庭。

这家公司建立了一个出版平台和数字图书馆,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书和纸质书藏库”。但是很遗憾,他们的设施却无法与盲人专用的屏幕阅读器兼容,所以盲人无法使用。

哈本团队两次致信给Scribd,描述了盲人的访问障碍问题,但都石沉大海。不得已,哈本他们才起诉Scribd。起诉的根据是《美国残疾人法案》第3章规定:禁止在公共场所歧视残疾人。

而Scribd的律师收到诉状后,却答辩请求法庭驳回哈本们的请求,理由是:“场所”指的是物理空间,比如电影院、餐厅、商场等,而Scribd并没有一个向公众开放的物理空间,因此,没有义务向盲人开放。

归结起来,本案的焦点就是:《美国残疾人法案》到底是否涵盖了虚拟的“场所”?

这起案件在当时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因为在当时,随着网站和程序应用范围的增多,越来越多有视力障碍的人发现因为无法访问相关网站,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太多的限制;因为无法获得工作申请、健康报告、教育资料等等,面临经济困境的视障人士也越来越多。

科技在让正常人得到便利的同时,没想到却增加了另一些人的阻碍,甚至严重到影响生存。可见,Scribd案的审理结果对于美国盲人甚至残疾人而言有着多么深远的意义。

庆幸的是,经过审理和综合考量,最终,法院支持了哈本团队的请求。

年秋天,Scribd同意与美国盲人联合会合作,向盲人读者开放了四千万册书和文献。

勿庸置疑,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哈本当年进入哈佛法学院的梦想也终于实现了,那就是利用《美国残疾人法案》诉讼来增加残疾人获得数字信息的机会。

写在最后

Scribd案胜诉后,哈本的梦想从参与诉讼转为通过公众演讲来帮助残疾人增加各种机会。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谷歌I/O大会、西南偏南盛典、巅峰系列论坛、巴尔的摩TEDS大会都有她演讲的身影,她还来过中国政法大学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苹果手机有一个盲人功能,能帮助盲人无障碍玩转手机。

我在想,这是不是也与哈本的奔走呼号密不可分?

哈本,用自己的力量证实:只要条件具备,残疾人拥有与正常人一样公平竞争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yfzl/15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