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或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有语言问题的孩子,通常表现又不太相同,导致很多家长和老师困惑不已。
点点妈妈:“点点今年5岁了,除了我没人听得懂他讲什么,以后怎么上学呀?”
小文老师:“说话不清楚或词不达意是言语障碍吗?”
豆豆爸爸:“孩子声音沙哑,有时候还大舌头该怎么办?”
浩浩妈妈:“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大班还流口水,老师建议做口肌训练,有必要吗?”
.......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什么是言语障碍。
美国语言与听力协会ASHA对言语障碍的定义:说话时,出现语音替代、省略、赘加或扭曲等情形,导致言语清晰度受到干扰,主要包括构音障碍、语畅障碍及嗓音障碍。
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构音器官的结构异常,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发音障碍或不存在任何结构、神经、肌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包含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常见于学龄前儿童(语言发育已达四岁左右水平,构音固定化),如我们常见的“哥哥”发成“的的”、“头发”发成“头化”等发音不准的现象,这类孩子的语言问题通过康复治疗基本上可以恢复。
语畅障碍
语畅障碍指由于反复、拖延、堵塞等导致流畅性出现障碍的现象,常见的症状表现——口吃。部分口吃儿童可伴随成长自愈;没有自愈的口吃常常伴随至成年或终身,但通过后期的言语训练大多数可以得到改善。
嗓音障碍
嗓音障碍也称发声障碍,说话时嗓音的音质、音量、音调和弹性异于同年龄、同性别、同文化团体中的其他人。比如,孩子说话时响度太强或太弱、音调单一、起声硬,一般根据病变性质,可以分为器质性嗓音障碍和功能性嗓音障碍。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想要帮助孩子学会发音,清晰表达,家长首先要明确孩子的问题在哪里,才能针对性地制定康复方案。
以正文开端的点点为例:发音不准,除了家长其他人听不懂孩子讲话,这类孩子该如何进行言语康复干预。
“根据儿童语言发育情况来看,2岁孩子能掌握并清楚发出的基本发音为:b声(如爸、卜)和m声(如妈、马),大部分孩子到了5岁能清楚咬字、正确发音。”傅利叶教育高级言语治疗师岳中秋说道。
5岁的点点说话不清,明显未能达到控制以上的发音,评估后孩子情况,岳老师提出以下训练方法:
1)训练口腔肌肉
·让孩子常食固体食物,如红萝卜、水果等,保持适当的硬度让孩子咀嚼充分,加强口腔肌肉发展;
·把果酱涂在孩子嘴唇上,让他学习用舌头舔拭嘴唇;
·跟孩子玩吹气游戏如吹气球、吹羽毛,训练气流的运用。
00:052)唱儿歌
·跟随音乐唱出歌词,不用要求单独字词的发音准确,重点是训练孩子说话的流畅度。
3)声音游戏
·说话时以单字或迭字代表对象或人,如“咕咕”代表鸡仔,并配以高低快慢的说话节奏,令孩子跟从说重复的字词和语气。
以上训练方法具有针对性,仅供参考。
在孩子成长阶段,家长应多留意孩子对说话内容的理解和反应,能否流畅地表达意思,但不要太急于一时效果,强迫孩子读正确发音,令他失去说话表达的欲望和信心。
傅利叶教育联合海内外高校及特教专家,为特教老师和家长开展教育康复理念、知识、方法等内容培训,丰富他们的康复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提供更多教学资源和康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