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预防治疗

宝宝发音不准,怎么才能知道问题大不大

宝宝语言发育正常吗?很多家长表示迷惑。

有的家长表示,评估的表格工具过于专业看不懂,不会用。

也有的家长表示,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不会区分,

还有些家长还是对舌系带纠结不清,怕影响将来说话。

一些家长也尝试过自己引导孩子,结果依旧不如人意。

因为大多数语言障碍,都会存在语音问题,那我们化繁为简,从最容易观察的“发音不准”来剖析。

宝宝的发音为什么出现异常,5种原因最常见?

1、听力的问题

比如评论区里家长说,“宝宝叫姑姑时,还是说成布布,有的还会成成嘟嘟”。妈妈很准确的发音,为什么宝宝就是听错呢?这里有一种可能,就是声音在听觉转化时出现失误,有些宝宝的听觉可能存在问题,在某些音频上有损伤,那么属于那个音频区域的音节就会听不清。导致分辨错误。

2、发音器官的功能问题

有些宝宝听力没问题,也能分辨出正确和错误的发音,但是很难模仿发出正确的音节,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宝宝说话时,在唇、齿、舌、下颌、上腭等部位的动作不够精准,甚至不到位。最常见的就是舌头不够灵活,运动范围不够,上抬无力等等。以及口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不完善的原因。

3、发音器官的结构问题

宝宝说话清晰流利,说明他们的发音器官结构一定是完整的,如果出现结构性缺陷和损伤,那么一定会影响发音,比如先天性唇腭裂,隐性腭裂等。这些宝宝的康复需要更多的医疗手段介入,康复周期也比较长。

4、语言中枢的传导问题

所有的发音动作,都是在脑部语言中枢的指挥下达成的,指挥官出了问题,或者神经传导出了故障,那么看似简单的发音,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比如小儿脑瘫、唐宝宝等。

5、不明原因的语言发育迟缓

有些宝宝说话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比如3岁后才讲话,他们的语音发展肯定也会落后,无论从发音动作娴熟度、语音的清晰度、语音的共鸣等,都会表现的差很多。这类宝宝存在多音素发音不准,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宝宝发音不准,怎么才能知道问题大不大?

看了上面5种原因,估计很多家长更担心,更焦虑了。

有些宝爸宝妈从网上搜来一些资料,关于宝宝语言发展里程碑这类的最多,比如辅音习得顺序表

或者其他语言发育量表

这么多评估表和筛查工具,有用吗?

对某些家长来说,这些测评工具的用处有限,除非你非常精通相关的专业,否则容易被误导,出现以管窥豹的错误。

某些宝宝可能只符合几个低能特征,大部分表现得很正常。一些宝宝不达标的项目很多,但少数几个能力项却表现得很突出,这该如何判断呢?因此很多父母被搞得疑神疑鬼。

0-3岁该怎么观察?

据统计,,50%-70%的宝宝在0-3岁时期,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发音不准的问题。

1、从听——模仿——说,积累不够。

2、口腔构音器官发育不成熟,比如舌头、软腭等)还没有发育完好,不能自如地使用发音器官,往往发音会不标准。

仅凭几个发音,来判断宝宝的语言发育,是不够的。有的宝宝虽然不会说,说不清楚,但是他们什么都懂,也有的宝宝能够清楚地发音,但是却只有简单的“模仿”能力,甚至有的宝宝能说,但是理解表达混乱,根本不能正常交流。

所以对于早期语言发育初期,除了发音以外,还要要重点观察三个方面:

1、语言和语言表达

2、视觉、听觉感受和理解、

3、与同龄人相比的其他异常表现

最后,无论观察的结果如何,父母一定要有个清晰的对比,那就是宝宝的语言能力是否有正向的自我发展趋势,比如某些发音不准、理解认知不足表现,在父母的引导下始终没有得到发展,或进展缓慢。那就值得注意了,需要进一步的评估。

0-6岁宝宝说话正常吗?父母应该避开那些坑?

语言发育迟缓表现很相似,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干预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yfzl/14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