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示范基地、创业扶持基地、十佳母亲·····”。在辽宁沈阳市一街头,走进这家火锅店乍一看像是走进了某创业基地,各种荣誉奖章挂满了半面墙。但就这样不起眼的火锅店却成了一群“特殊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场所,小小的火锅店虽然只有7名服务人员,由于身体缺陷导致她们不能像正常人说话,但她们每个手势和笑容,都能治愈起人们向美好生活奋斗地希望。
网友们把这家火锅店亲切地称为:“无声餐厅”。7名服务员最大35岁,最小26岁。这家店的负责人是一位80后小伙,聊起当初开店的初心,是他参加一次活动,看到残疾人在找工作时处处碰壁的场景,那种场景蒙起了开一家“无声餐厅”的念头。
这位80后老板名叫:王闯。他想,虽然听障人士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正常人是有一定区别,但可以通过科技来改变。这家火锅店与其它店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它的标价牌下方有几个不同按钮,顾客需要服务里,只需轻触屏幕,附近的服务员手环,即可收到信息。在与交流中,顾客可以通过手机打字或者写字等方式,得到想要菜肴和服务。
月薪,另外还有10%的利润额……。听到这些,在东北沈阳服务人员能拿恐怕很少吧!至少我上学勤工俭学时,同样在饭店里端盘子刷碗,一月才块钱。即便工作了十多年,月薪还在
从这一点上看,这位80后王闯老板非常的地道,不仅给出“高薪”而且还有10%利润额,在这看来,他是一位真心实意想帮助这群听力障碍人士的“善人”。就像很多网友留言说的那样:“希望广州也有这种店,我一定去吃!我工作中也碰到过一些聋哑人的客户,发现他们真的很不容易。希望社会能更多地给有能力自力更新的聋哑人一个机会。”
环境优雅、服务一流。对于这样的“无声餐厅”。前来就餐客人也说出了自已的心声。在店面硬件上做的特别人性化,虽然是“无声”但每个上面都有提示,需要时只需“摁它一下”服务人员马到位,她们的笑容挺感染人,让人从心往外自然地接纳她们“自立自强”,让她们实现自已的价值,感受到来自社会上温暖,感人肺腑。
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也让残疾人拥有了更多灵活就业的机会,如今社会上不仅有:“无声网约车司机”、“云客服”、快递分拣员等新技术岗位看到他们身影,从“无声餐厅”我们看到只要给他们一个舞台;不仅可以自食其力,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