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最有效的方法。那么什么是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呢?WHO很早就对此进行了划分:
WHO对听损的划分正常听力:≤25dBHL,可以听到耳语声,日常生活交流无碍;
轻度听力障碍:26-40dBHL,可听到1米处的言语声,在嘈杂环境中听声可能存在困难;
中度听力障碍:41-60dBHL,可听到1米处大声的言语声,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存在一定的困难;
重度听力障碍:61-80dBHL,需要对着叫喊才能听到部分言语,日常生活中有比较严重的沟通障碍;
极重度听力障碍:≥81dBHL,即使是大喊大叫,也听不到和听不懂,通常也不会说话;
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遵循WHO的标准,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听力损失达到80dB,且没有绝对禁忌症(如严重的耳蜗畸形、耳蜗骨折、严重智力障碍、癫痫等精神疾病),就会首选植入人工耳蜗。
那各国的植入标准有什么不同呢?1、美国:按年龄、频率定标准在美国,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适应症是由美国FDA规定批准的,不同的年龄听力学标
准不同。12个月-2岁,要求双侧极重度听力损失,PTA90dB;2-18岁,低频达到重度至极重度听损,高频中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19岁,听力损失低频为轻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高频为极重度听力损失。
如果植入声电联合刺激装置,年龄要求18岁,低频为正常至中度听力损失,中高频为重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该指南在年后未有修改)。
2、英国:儿童推荐双侧植入由英国国家临床规范研究院(NICE,NationalInstituteofClinicalExcellencearemandatory)出版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是强制性的,于年颁布。分为儿童(12个月-18岁)和成人(18岁),听力学标准为2KHz和4KHz90dB。
指南中对所有儿童推荐双侧植入,在成人方面,仅对盲人或有其他生理缺陷需要更多感官植入的成人推荐双侧。不过,临床工作人员和患者认为现有指南需要补充修改,有必要扩大儿童和成人的适应症。
3、韩国:70dB为植入标准韩国的人工耳蜗植入指南是由耳科学会推荐,由国家医保局批准(thenational
reimbursementagency,HI-RA)的。原有的指南规定,2岁要求双侧极重度听力损失HL90dB;2-18岁要求满足双侧重度听力损失70dB;18岁要求听力损失为HL70dB。
但,年底出台的新指南,则将1-2岁的儿童听力学标准从90dB降到了70dB。
4、日本:指南每三年修订一次日本耳科学会分别于年和年修订了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评估标准。规定儿童需≥1岁或体重≥8kg,成人18岁,听力学标准均为PTA90dB,没有双侧植入指南。
年,指南将成人的植入标准从90dB降低到大于70dB。如果认为有临床效果,可推荐双侧使用,并且建议每3年回顾并修改该工作指南。
5、澳大利亚:适应症循证医学澳大利亚监管机构批准的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症并未规定具体的各项指标,而是采取循证医学的方式,也就是在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做出决策。
年龄在12个月-17岁,如果是婴幼儿,要求双耳极重度听力损失;如果是儿童,则要求非助听PTA在65-80dBHL;年龄18岁,要求你听力为中度陡降至极重度听损。
6、德国:不限植入年龄德国对植入年龄没有限制,听力学标准纯音平均阈值PTA为中度到重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年后该指南未进行修订,德国耳鼻咽喉科学会人工耳蜗医疗指南仅供参考)。
从各国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的相关修订,我们可以get到这样几个信息:降低了儿童植入年龄;降低了听力学标准,从90dB降低到70dB;鼓励成人双侧植入;扩大医保报销范围。
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受传统观念和认知的影响,我国的听损患者对于人工耳蜗还存在一定抵触、排斥心理,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人工耳蜗植入的政策扶持、听力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步改善,我们也日益和国际接轨,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人工耳蜗指南进行了反复修订的原因。比如,听力植入标准可能有望放低到70dB,植入的最小年龄不再局限于1岁(现在1岁前植入的小龄宝宝越来越多),双侧植入成为主流等。
我们国家也是以此为人工耳蜗的植入标准,临床上我们会建议听力损失达到80分贝以上的患者考虑人工耳蜗,当然也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以及综合各项检查指标来考量。
END想要获取更多专业听力健康咨询建议,请戳开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