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聋康网」即可快速!
听力是婴幼儿习得语言和正常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础,对儿童健康意义重大。婴幼儿听力损失如果未经早期发现和有效干预,将会在听觉、语言、认知、心理、教育、就业、社交和人格形成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由此听力损失早期发现及早预防至关重要。
年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其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聋康网记者特采访到刘海红博士,刘海红博士首先分析了儿童听力损失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重点分析了儿童时期听力方面的常见误区、日常观察方法以及预防的方法。
刘海红,首都医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聋康网: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儿童听力损失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刘海红:听力障碍是出生时常见的发育缺陷之一,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约为1-3‰,然而听力损失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病率远远高出出生时的比例。听力健康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15岁以下儿童中通过合理预防,约60%的听力损失可以避免,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做好儿童听力损失的预防及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聋康网:结合您的工作和研究,儿童听力方面常见的误区有哪些?误区1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孩子就不会存在听力损失问题。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脑干听性反应测试(AABR)。然而OAE只能反映外毛细胞至外耳道的功能状态,不能反映更高层次听觉通路的情况。而AABR筛查的刺激声输出为35dBHL,因此这一筛查手段对极少数轻微听力损失可能造成遗漏。
值得家长的是,有些听力损失是迟发性的,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所以即使孩子通过了听力筛查,也应在孩子0-6岁定期监测听力。
误区2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通过,或仅有一个基因位点存在杂合突变,孩子就不会存在听力问题。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针对的是部分遗传性耳聋疾病热点基因,以北京市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为例,以往筛查所覆盖的为耳聋常见的4个基因9个位点(GJB2基因上的c.delC、c._del16、c._delAT、c.35delG,GJB3基因上的c.CT,线粒体DNA中12SrRNA基因上m.AG、m.CT,SLC26A4基因上的c.AG、c.-2AG)。
为进一步满足耳聋基因筛查需求,提高耳聋疾病检出能力,专家们也在论证将北京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检测指标新增加SLC26A4基因上c.CT、c.GC、c.AT、c.GA、c.TA、c.+5GA共6个位点,把筛查范围扩展为4个遗传性耳聋基因上的15个位点。
然而,目前发现的与耳聋疾病相关基因有近个,即使增加了位点我们的筛查也是非常不全面的。如果孩子经过筛查只发现有某一基因位点的杂合突变,但在这一基因的其他位点亦存在突变(不包含于筛查范围)构成复合杂合突变,孩子同样也可能出现听力损失。同理,基因筛查正常的孩子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误区3已诊断为轻度听力损失的6个月以上婴幼儿或单侧听力损失儿童不用佩戴助听器。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总会说:“我们孩子听的到啊,怎么会有听力问题?”然而我们定义的听力障碍是听力损失达到26dBHL及以上,而日常交流的说话声能达到60-65dBHL,这样的声音孩子是一定能听到的。
孩子良好的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且一些语言的学习并非刻意,轻度听力损失会使孩子听不好而导致部分发音清晰度欠佳,到了学龄期可能因听力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因此儿童的轻度听力损失也需要干预。
根据年版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6个月就已达到听力损失干预年龄,尽早干预有利于孩子获得与同龄儿童相似的听力言语发育轨迹。单侧听力损失也应尽早干预,以利于孩子更好的获得双耳聆听优势,提高声源定位和嘈杂环境中的言语识别能力。
聋康网:儿童听力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针对性预防?刘海红:可以说,引起听力损伤的因素很多,如遗传性因素(单基因隐性遗传、线粒体遗传等)、感染性因素(如流感和高热)、传染性因素(如腮腺炎等)、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噪声等。这些因素都可导致耳蜗毛细胞受损、退化、死亡,从而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预防听力障碍的发生要特别以下几种情况:
(1)从婚检开始,孕期注意保健,避免感冒和感染,孕期不乱服药。
(2)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若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时能口服则避免使用针剂,用药后监测听力,对用药产生的听力损失及时干预,把听力损失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3)预防中耳炎: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短、宽、直、平,鼻咽部分泌物及细菌等微生物亦经此侵入中耳,且儿童鼻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处于不同程度增生肥大状态,腺样体沟裂或扁桃体隐窝易隐藏细菌和病毒,由此蔓延引起中耳感染的机会多。
几乎每个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在某一阶段都会染上渗出性中耳炎。母亲要避免婴儿平躺着喂奶的做法,因为这样奶水容易进入孩子中耳腔,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感冒及感冒时用力擤鼻涕、游泳、洗澡也易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4)病毒感染如麻疹、腮腺炎、耳带状孢疹等常并发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须及时就医。
(5)强噪声:人耳有在强噪声环境中暴露一定时间听阈升高,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后听阈得到恢复的现象,这是暂时性阈移,耳的听觉感受器并未受到损害。
但长时期暴露于强噪声,暂时性阈移就不容易恢复,而且会逐渐累积,导致内耳感受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转变成永久性阈移。
为保护听力,儿童应避免接触过多或过强噪声,如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KTV停留时间过长、放鞭炮等等。
(6)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儿童避免撞击头部,更不可掌击耳部。擤鼻涕时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的擤,以及大便时尽量避免过分用力。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戒除掏耳朵的习惯,尤其是家长不要为小孩乱挖耵聍。
其实,耵聍有保护外耳道的作用,且会随着口腔的运动向外自行脱落。个别医院让医生处理。
聋康网:在您看来,儿童听力损失的预防,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点?新生儿期及时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筛查未过孩子3个月时按时进行听力诊断,如果诊断为听力障碍,需要在6个月时进行合理干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应注重对中耳炎的预防,如母亲要避免婴儿平躺着喂奶的做法,避免用力擤鼻,洗澡、洗头、游泳时避免水进入耳朵。
感冒也是中耳炎的诱因,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传染病亦易并发中耳炎,因此家长应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孩子抵抗力。
其他如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要避免孩子头部受到撞击、减少孩子发烧、感冒、情绪激动的次数,12SrRNA基因携带者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另外,孩子应在0~6岁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听力随诊,发现孩子医院就诊,以及早发现听力损失,进行合理治疗和干预。
聋康网:如何做到儿童听力损失的早发现?请介绍一些日常观察的方法。刘海红:要想早期发现儿童的听力损失,了解孩子的听力言语发育轨迹至关重要。如果孩子没有出现其年龄段应有的行为,家医院检查听力。
1个月:听到声音会眨眼或停止动作,听到大声会惊醒。
2个月:跟他讲话有反应,睡觉时听到大声能惊醒,对突如其来的声音能有所觉察,安静下来、不笑不动等。
3个月:开始能侧耳听声,对不同声音有不同表情,眼睛与头部有偏向声音的定位意识。
3-4个月:孩子头能开始转向声源方向,两眼能转到同一方向。
4-5个月:对叫他有反应,能够辨别出母亲的声音。
5-6个月:孩子头能轻快的转向声源。
6-7个月:在电视机转换节目时有反应,如静下来眨眼睛等。
7-8个月:对动物的叫声也开始有反应,开始注意到雨声、车声,能听懂一些话,如说“再见”他能招手等。
9-12个月:会叫“妈妈”,头能转向下面或侧面寻找声源,对他唱歌会手舞足蹈。
1-1.5岁:能按成人简单的指示行动,当父母说孩子身上某些部位名称时他会指点。
1.5-2岁:会说一些话,并能转头自如的寻找声源。
2-3岁:能明白物品功能,能听懂许多的指令,如跳、吃、带帽等。
2岁以上:孩子的听力水平接近成年人,语言能力发展较快。
聋康网:尤其对于单侧听力损失儿童,如何有效发现和预防?刘海红:与双侧耳聋患儿相比,单侧耳聋患儿症状不明显,一般不易被发现。通常情况下,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单侧耳聋患儿听力无明显异常表现,这往往给家长及儿童保健人员一种假象,认为孩子的听力是正常的。
但是,细心的家长或幼儿园老师也能够发现一些异常,如:患儿总是用一侧耳听声音,接打电话总会换用一只耳朵,在嘈杂的环境中反应比别的孩子差。
进入幼儿园或小学后,患儿接受常规的儿童听力筛查,部分单侧耳聋的患儿可以被筛查出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尚未普及之前,单侧耳聋的发现年龄相对较晚。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的普及,单侧聋发现年龄大大提前。发现年龄的提前是能够进行早期干预的前提,干预时间越早,干预效果就会越明显。
聋康网:在您看来,儿童听力损失的预防,我们还有哪些工作要做?第一点进一步深化耳聋预防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耳聋预防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耳聋预防的重视和认知,从源头上预防听力残疾的发生,是听力残疾预防的基本措施。
近年来,借助全国“爱耳日”、“助残日”,通过形式多样的耳聋预防宣传活动,儿童听力障碍预防、听力保健、听觉语言康复等科普知识得到有效推广,社会公众对于儿童听力健康的度也极大提升。
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公众爱耳护耳意识有待加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听力障碍预防及康复知识也亟待普及推广。
第二点推进贫困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全国各地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并不平衡,呈现东部地区开展多、中西部地区开展少,城市相对开展较好、农村及偏远地区筛查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贫困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可以极大推进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我国的开展,对于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点开展耳聋基因检测
耳聋基因检测可筛查出尚未发病的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耳聋发生。近年来,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启动了新生儿听力及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模式。联合筛查能使新生儿听力缺陷的发现率提高20倍以上。
专题推送列表:
/3/02特别策划∣聋康网“爱耳日”专题精彩预告
你会了解目前全球及我国听力残疾群体的现状、专题策划的初衷以及专题精彩话题。
/3/03遗传性耳聋当引起全民重视,“三级预防”你了解多少?!
聋医院戴朴教授讲述遗传性耳聋的危害、发生的基础以及孕前、产前等不同时期有效预防的手段。
/3/06儿童听力损失的预防,这些误区及保健常识要谨记
聋医院刘海红博士解读儿童听力损失预防的重要性、常见误区、预防的方法及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3/09预防药物性耳聋,这些用药误区及常识不可忽视
聋康网医院刘玉和教授解读药物性耳聋的危害、耳毒性药物的种类、用药误区以及预防的方法。
/3/13噪声性耳聋——警惕这些噪声源,安全防护有方法
聋康网特邀医学博士王树峰老师解读噪声性耳聋的危害,高危职业、生活噪声,以及有效预防的方法。
/3/16老年性耳聋不仅是老年人的事,多种措施来预防
聋医院倪道凤教授解读老年性耳聋对老年人的影响、病因、听力观察方法以及预防的措施。
/3/20耳鸣会导致耳聋吗?应对耳鸣有方法!
首都医科医院刘博、毕竞韬老师将解读耳鸣的来龙去脉,耳鸣与耳聋的关系以及耳鸣积极的应对方法。
/3/21融合教育——听障儿童听见更好的未来
聋康网特邀南京市聋人学校许蓉老师分享融合教育对听障儿童未来的重要性,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自己的思考。
/3/23专题总结
将对专题系列文章精华内容进一步提炼,会分享耳聋所有基础的知识,并梳理历届爱耳日主题及相关话题。
聋康网是中国听力语言康复行业专业门户网站,通过专业领域的资讯生产和知识生产,提升整体康复教育水平,切实有效帮助听障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投稿E-mail:info
deafchina.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新媒体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