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生儿的一项“必修课”,基本上每个新生儿都要筛查听力,但是新手爸妈们估计对这一项检查了解甚少。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什么是听力筛查,听力筛查的意义何在吧。
听力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需要耳朵去听声音。但是你知道吗?越是早期的听力损失越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婴幼儿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干预的话,即使是轻度的听力损失也会导致孩子在行为等方面出现严重的生理障碍。同时,听力损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干预的话,不仅会导致聋哑、言语发育迟缓,在孩子的情感、心理、社交等方面也会引起发育迟缓,进而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说了这么多,或许有的家长会觉得,听力损失出现的概率并不大,不需要这样耸人听闻!那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数据吧。
根据uptodate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个新生儿中就有1-3名有着明显的双侧听力损伤,而中、重度听力损伤的发病率为1:-,如果是单侧大于30分贝的听力损伤的发病率则高达6:。
这么看上去,听力损伤对于孩子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很小概率的事件,那么听力损伤的原因又有哪些呢?这就得从声音的传导过程讲起:声音首先经过外耳和中耳进入内耳,然后在耳蜗内被转化成神经电信号传入大脑——由此可见,不论是外耳或者中耳的结构出现问题导致声音无法传入,还是耳蜗以及此后的神经电信号传导以及大脑接收功能出现问题,都会引起听力的损伤,概括来说,听力损伤的原因有传导性、感音神经性以及混合性三种。
因为传导异常引起听力损伤的孩子往往可以从外观上看出来——有些孩子可能会有小耳甚至无耳畸形,耳道狭窄等,但是感音神经异常的孩子却很难从外观上判断,所以对于新生儿来说,早期进行听力筛查来明确有无听力损伤,以及发现后的及时处理,对于孩子今后的各项能力发育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那些有高危因素,例如早产儿、先天性感染、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孩子来说,听力筛查的意义尤为重大。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听力筛查常用的两种模式吧:
目前常见的听力筛查技术有两种,一种是耳声发射(OAE),可以筛查出因为耳蜗毛细胞功能异常引起的听力异常,另一种是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可以反应出耳蜗、听神经以及脑干听觉通路的损伤。这两种方法都很简便易行,而且可以由仪器自动测试,重复性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筛查技术仅仅能够起到筛查的作用,所以如果孩子确实没有通过听力筛查的话,那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原因。同时,耳声发射(OAE)对于神经传导异常引起的听力异常无法筛查,因此,如果孩子有生后住院等高危因素的话,选择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则更为适宜。
说到这里,有妈妈会问,是不是我家孩子第一次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就一定有听力方面的问题呢?
其实,这也不一定。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外耳道还会残留羊水、胎脂等残积物,这些物质会使得耳声发射的信号减弱或者消失,所以一般来说会建议在新生儿出生后的48小时之后再进行听力筛查,同时在听力筛查之前可以适当的用小棉棒来清理外耳道。
此外,还有一部分新生儿存在中耳积液,这也会引起听力筛查的结果异常,这种情况随着中耳积液的逐渐吸收也会好转,大部分中耳积液的新生儿在3个月后进行复查时会变为正常。
不仅如此,如果在听力筛查的时候新生儿比较烦躁,或者不能保持安静状态的话,也会影响听力筛查的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