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言蜜语,要说给左耳听。”正如电影《左耳》台词说的一样,我们用耳朵倾听和感受世界,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常生活中,大家对自己的耳朵是不是也宠爱有加呢?
你知道吗?我国现在有听力障碍患者万,成人及老年人听力障碍患者就有万以上。尤其是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耳聋也排在第一位。
“并不是一点声音都听不到才叫耳聋。耳聋是大家熟知的称呼,医学上称为听力减退、听力障碍、听力下降。近年来,听力障碍的人数逐年增加,从刚出生的婴儿到岁的老人都有可能患上“耳聋”。
老年人听力障碍患病比例高达60%
“大家可以试试用自己双手堵住耳朵,这时候您感受到的,就是一名轻度耳聋的体验。”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听力障碍残疾人万,其中成人及老年人听力障碍残疾人就有万以上,老年性耳聋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听力障碍患者还会逐年增加。
对于极重度耳聋,即使对着耳朵大声呼喊,也基本听不见声音,无法进行言语交流。耳聋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会影响人们的日常沟通,可能造成社交孤立、焦虑、抑郁以及认知能力下降等不良影响。“人工耳蜗是近年来治疗耳聋的最大进步。”
孩子有这些症状当心“耳聋”找上门
如果新生的宝宝经常突然发出声音,或者听到周围的声音、音乐不能及时反应;甚至到了6个月大的时候还不能够模仿任何声音,不能咿呀学语。只要发现娃娃出现上述这些症状,作为家长就得长点心了,这可能暗示着孩子有耳聋的迹象。
记者了解到,我国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至3‰。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发病率上升到2.7‰,青春期则高达3.5‰,老年人患病比例高达73.58%。
“耳聋越早发现和治疗,效果越好,恢复的几率越大。”
如果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即便现在他装上人工耳蜗,也只能够听到声音,再不可能学会说话了。
“耳聋”正慢慢逼近年轻人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明确,由于现在都市人工作压力大、喜欢熬夜、睡眠少等,耳鸣耳聋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想要防止疾病发生,还是得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如果发现自己听力出现异样一定要及时就医。
·END·
图文编辑
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重庆名医馆”新媒体平台
本文声明
图片、文字资料均来自互联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