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相关医院

为什么你的听力总是提不上去

为什么你的听力总是提不上去?

文/noknow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上次在分享英语学习方法的时候(??救命!我真的!不想学英语!),就有同学想详细问问听力。这不就来了嘛~~

听力也是我英语学习的薄弱项,一路摸爬滚打过来,也积累来一点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给大家帮助。

其实说到听力,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或者说是英语学习的一个误区,那就是想单独提升听力。

但听说读写并不是割裂开来的,相反他们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想要提升听力,其实要做的不仅仅是不停地刷音频材料。

因为大学中我们考试或者练习册上的听力题目多半是选择题和挖词/短句填空,这些题目的特点都是侧重于细节,如果在听力中抓听到关键词,往往就能猜到个七七八八。

即便是有出现转折的情况,由于音频材料往往也都相对简短,所以比较容易抓听到。材料相对较短,对我们注意力的专注程度要求就相对较低。

所以,长期浸泡在这种简短的材料中,一转身我们又希望自己能够听懂相对较长的新闻、影视剧就会很难,因为我们训练的技能是有所出入的。

而较长的材料,如果没有挖词填空,没有选项供我们选择,那就纯粹考察的是我们对听力的理解力。我们要在2-3分钟中,集中注意力听懂整段材料。这意味着什么呢?

01

要对单词反应迅速

语音是无法保存的,我们无法像盯着文字一样在脑海中不断过语音,它只要放过了就是放过了。所以,如果我们在一个单词上卡壳和纠结,我们就会错过后面的材料。

解决的办法有两点:

一是提高自己的单词词汇量,常见词至少都要掌握

二是提升自己对单词的反应速度,我们可以找小伙伴一起做“速答练习”,一个人说英文单词,另一个人要不假思索地说出对应的中文意思。比如:alphabt——字母表。

02

要能扎实掌握句子结构

我们很容易忘记音频其实也是一段英文材料,它们都是由一个个句子构成的。即便听力中的句子不会像阅读中那么长,但基础性的从句还是有可能会出现的,比如宾语从句,定语从句,以及从句的各种省略结构。

如果我们对句子结构掌握得不好,在做听力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只会是一个个的单词,而没办法成为一个个完整的意群。一旦出现长一点的句子就会听不懂,但听力中不可能都是Iamastudent.这种小句子哇~所以该夯实的语法知识必须得夯实。

03

要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我们听得懂一个材料,不代表我们能听懂所有的材料,因为每段材料的背景会有所不同。

在练习听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尽量选择熟悉的材料入手,比如热点新闻、社会科学等等。另一个重点在于多了解一些常见地名和人名,至少要在听力的时候能够判断出这个地方说的是个地名或人名。

那么如果我们想要练习听力,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推荐大家精听泛听相结合。

精听和泛听的差别主要是在我们投入的注意力上。

精听需要我们全神贯注,集中全部的注意力,所以我们最好能每天(或隔天)腾出一段固定且完整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我们可以选择的材料包括:

1

考试真题

针对四六级考试或其他英语考试的同学,以真题为听力材料,侧重于训练题目所需的能力,比如迅速抓捕细节。

2

StepbyStep

StepbyStep是一套很经典的英语听力练习册。和考试题型相差不大,主要是一些挖词/句填空。比较适合我们一开始接触精听,练习抓住听力中的关键词,并尽量听懂部分单词和短语。

需要注意的是,这套书分学生版和教师版,学生版没答案,教师版有答案。大家可以买学生版,然后在网上找答案~~能省一点是一点嘛

3

听写

我自己常用的是可可英语,app和网页版都有。上面从四六级到VOA/BBC和各大外刊听力材料都有。大家可以在上面进行听写,系统会及时并给你计算正确率。

一开始可以选择慢速进行听写练习,锻炼自己集中注意力,听出每一个单词,学会在做听力的时候划分意群,听懂整个句子和材料的内容,并写出完整的听力稿。

播客(除了iphone自带的,小宇宙app也不错)、FT中文网和每日英语听力其实也都很可~~

而泛听就是我们随意听一听,不会特别集中注意力,就好像一边做饭一边听广播一样。

当我们听力能力还跟不上的时候,泛听对我们而言帮助有限,主要的作用是保持英语语境、练习发音和纠正发音。我们可以尝试在碎片时间进行。

最常见的是方式是看影视剧或者英美歌曲。

我个人不建议太刻意用影视剧或歌曲进行听力练习,毕竟放松的时候还是希望能全身心地放松一下。大家只是在看剧或者听歌的时候多留意下单词的发音就可以啦~~

除此之外,给大家推荐几个app。

Voscreen。上面通常是各种视频(影视剧、纪录片等)中的一两个简短的句子,然后给你两个选项,让你选出正确的。你可以选择看字幕,也可以选择不看。

Elevate。上面有各种游戏来锻炼我们不同的英语技能,单词、阅读、听力等应有尽有,以不同的游戏来锻炼这些技能。都是花费时间很短的小游戏,很推荐大家尝试看看~专业版是付费的,但普通用户版也很够用了,只是可以选择的游戏有限。(感兴趣的话,悄悄告诉大家,专业版目前正在打折,一年的订阅只要43,原价可是呢~)

最后说一说心态的问题~

我一直觉得我的耳朵似乎在听力上就很没有天分,英语听力每次都让我很羞愧。我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不看字幕看懂电视剧,什么时候不看歌词可以听懂英文歌,什么时候可以一边听英语广播一边干其他的事情。我想了很久,到现在也没实现,但是也没放弃幻想那一天的到来。

所以,从年底决定开始做听力,除了每周六休息和过年偷懒的那段时间,每天都做。期间,无数次的放弃,再捡起,放弃,再捡起。还算勤奋吧~

但是,也不要过分勉强自己。

我当时一般是在网页上做听写,时长都是可以选择的,1.5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到全文不等。一开始的时候,雄心勃勃的我在之前太多次放弃的经验之下,算是还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没有满怀信心地选择听写全文,但我还是高估了自己,选了3分钟的时长。结果发现自己的耐心根本不足以支撑我听完这三分钟,尤其是听写需要我一个生词听不出来反复听的时候,卡在那一个点会让我心烦意乱。于是,我就调到2分钟,发现还是不行,最终还是向1.5分钟投降。

哈哈哈,是不是很怂。我没有很高的要求,毕竟意志力经得住考验的人还是少数,而我肯定是那大多数。所以,我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可以少一些,但是不要放弃。

1.5分钟的听写,我一开始差不多需要做40-50分钟。真的不夸张。因为听写和听力是不一样的,不是你知道大概意思就可以,可是需要你尽可能地去听出每一个单词。所以碰到生词或者连读的地方,可能需要反复听。尤其是很多慢速英语里面包含采访,会偶尔夹杂那么一两句常速英语,那就更需要反复听了。后来差不多一篇一分半的听写,我可以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当然习惯了以后,也有听过2分钟和3分钟的,但是全文4-5分钟的,我还是没敢尝试。现在忙一些,时间少一点,还是调到了1.5分钟,我还是不愿意给自己设置过多的障碍,让自己能够坚持下来是我的第一原则。

其实我们都应该很清楚,大多数的计划都是需要我们勉强一下自己才能够完成的,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在完成这项计划的过程中,出现烦躁、低落、想放弃的心态都很正常,不要觉得自己刚立的flag这么快就倒了,也没人说不能等flag倒了再捡起来重新立呀!

当然,我们可以给自己偷懒的机会,但不能给自己放弃的机会。

刚开始做听力的时候,坚持的还不错,但后来我妹放假了,我俩每天一起看电视,出门遛弯儿,上街看电影,日子过的太潇洒,就无心做听力了。有的时候她也会提醒我说,姐,你今天还没做听力。我不好意思,还是溜进书房开始做,但是因为心态已经崩了,所以,那几天的正确率可以说跌破了记录。

我用“还不如好好玩放松一下”的借口安慰自己,哎呀,明天做两篇,今天太累了。拖到最后,欠的篇数都快一周了。我意识到,再这样我可能会放弃所有了。于是,我强迫自己重新开始做,把之前欠下的先放一边,把今天的先做好,心态调好了再补之前的。

但玩乐的魅力太大了,最后我还是有几篇不想补,一直放了下来。那段时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两点:

第一,只要放弃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简短时间越久想爬起来赶路的可能性就越小,慢慢就自暴自弃了。这就好比一个人欠钱,一开始欠块,没还,想着下次一起还。后面慢慢欠的越来越多,等到欠到几万块的时候,你就发现,你是真的没能力还了,也不会有人再愿意相信你,再借给你了。

第二,与其对自己要求那么严苛,不如真的从人性出发,连工作都会有双休日,我们也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休息日,比如每三天休息一天。

另外,很重要的是,做个记录,让自己的进步摆在眼前来吸引自己坚持和前进。

人都有功利的一面,有些甜头摆在前面,当然是更具吸引力的。笔记也好,正确率的记录也好,这样偶尔看到,哇,原来我已经坚持这么久了,我竟然写了这么多了,我竟然也可以做到,自己简直是棒死了!有意识地自我鼓励,会让自己面对困难能够有更好的心态接受。

还有就是,不要苛求完美。

听写的完美境界自然是正确率百分百,每个单词都听出来。但是这样太难了,我只想以此为目标,但不要苛求。很多人做听力的时候恨不得人名和地名全都能听出来拼写正确,如果是对此抱有浓厚兴趣,这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重复次数多了就容易烦躁,或者厌倦的朋友,那我不建议你这样做。

我觉得有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自己先根据听力结合音标把人名、地名和生词拼写出来,然后在网页或者词典中去搜索。如果不是特别生僻的人名、地名个单词,在音标正确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大几率搜索出来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会帮助你对音标更加熟悉。

但英文中部分单词是外来词汇,它们可能是按照法语等其它语言规则拼写而成的,所以拼写和音标并没有完全一致,尤其是一些人名,每次听到日本人名或者泰国人名的时候,我还是会傻眼。

现在看来,做听力是学习英语和培养意志力的目的大概各占一半吧。

想试试看从慢速走向常速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勤奋一点努力一下,说不定有一天真的可以实现呢~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共勉呀~

noknow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xgyy/128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