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相关医院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听力障碍的用药策

编译/赵丽伶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最主要的非遗传学原因。先前的研究提示6周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部分人的听力,但在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下降。

年发表在Archdischild上的一篇文章研究了12个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对听力结局的影响,其结论较为振奋人心。它发现大多数受累的耳朵经过抗病毒治疗会好转,好转的大部分耳朵可以恢复正常,而好转的程度与严重程度负相关。

▼cCMV相关的SNHL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CMV)感染是先天感染的主要原因,也被认为是神经发育迟滞和非遗传相关的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的重要原因。全球约有1%的活产婴儿有cCMV感染。

近来一项旨在探究cCMV相关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发病率的系统性评价发现,在全球新生儿cCMV筛查中,32.8%有症状的cCMV感染患儿出生时有SNHL。另外14个队列研究评估了cCMV相关SNHL的类型,71.2%为双侧失聪,28.8%为单侧失聪。大多数患儿需要依赖听觉放大器和复健。

▼抗病毒治疗改善听力

年,Kimberlin等人报道了对有症状cCMV感染婴儿使用抗病毒疗法。静脉更昔洛韦6周可预防6个月时听力减退,甚至可能预防≥1年时的听力减退。他们新的III期随机双盲研究显示继续口服缬更昔洛韦6个月可进一步改善2岁时的听力状况。

然而1/3有症状的cCMV感染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SNHL,抗病毒治疗的获益仍不清楚,至今没有相关数据报道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对不同程度听力丧失的影响。因此,我们仍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即出生时SNHL程度是否为今后听力下降或改善的预测因素。

▼大队列、长疗程研究

本研究目的为在一个大队列里探究出生时cCMV感染婴儿听力状况以及在接受12个月抗病毒治疗后听力状况的任何改变。

研究在医院进行,它回顾了该中心年到年所有cCMV感染婴儿的临床、实验室、放射和听力学数据,对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给予12个月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治疗,并且对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的孩子进行进一步的听力检测。

▼振奋人心的数据

研究发现,名被诊断为有症状的cCMV感染患儿中,有54名(36.2%)出生时患有听力障碍,共涉及77只耳朵。其中单侧受累的有31名(57.4%),双侧受累的有23名(42.6%)。

在抗病毒治疗1年后,长期随访基线受累的77只耳朵,其中50只(64.9%)改善了,22只(28.6%)无明显改变,5只进一步退化了(6.5%)。改善的50只耳朵中有38只恢复正常(76%)。

听力改善多见于出生时轻度或中度听力障碍的婴儿,而重度听力障碍的婴儿则改善很少。

▼获益率高,适用于>4周的婴儿

不同于以往对cCMV感染与SNHL相关性的研究,本研究是首个大队列长期抗病毒治疗对cCMV感染相关SNHL影响的研究。在该研究中,大多数cCMV受累儿童的耳朵在抗病毒治疗后改善了,且改善情况与出生时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即便是出生时严重受累的患儿,也有40%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年Kimberlin等人报道的6周抗病毒治疗方案使得22%的患儿在6个月时听力改善,但是在>1年的随访中,21%的听力退化了。本研究的12个月抗病毒治疗方案改善率显著提高,退化率显著降低。

该研究仅分析了出生后4周内接受治疗的婴儿,然而另一个有趣的亚组,即因为某些原因4周后才来到门诊接受治疗的婴儿,也同样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临床工作者应更加认识到,抗病毒治疗能改善cCMV相关的SNHL,即便在年龄大一些的婴儿,但是具体的时间窗还不清楚。

该研究报道的cCMV相关SNHL发病率(36.2%)与Goderis等人的研究(32.8%)一致。但是本研究中单侧受累的病例更常见(57.4%),而Goderis等人的研究则显示双侧受累更常见(71.2%),关于这一点尚无法解释。

资料来源

EfraimBilavsky.Hearingout







































白癜风软膏能不能治白癜风
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xgyy/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