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对声音有反应呢?
4个月的胎儿就有了听觉。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几乎和成人相等。外界的声音都可以传到子宫里。但胎儿对~1赫兹的声音感觉比较舒服,喜欢听节奏平缓、流畅、柔和的音乐,讨厌强快节奏的“迪斯科”,更害怕各种能致命的噪音。
8个月的时候,小宝宝就已经基本能分清各种声音,甚至能听清爸爸妈妈在说话。
宝宝听力障碍常见吗?
听力损失是全球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约占全部出生缺陷的
20%,发病率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婴儿期的听力障碍会对宝宝将来的语言学习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导致宝宝既聋又哑。
家长如何尽早发现宝宝听力障碍?
婴儿早期听觉能力有:
生后1个月:突然给予声音刺激会出现惊跳反射、眨眼反射、觉醒反射、吸吮反射。哭泣或手脚舞动时,宝宝听到声音会停止当前的行为。在近耳处摇动声响玩具时,宝宝偶尔会慢慢地转脸。
生后2个月:睡眠中受到较大的声音刺激,可出现惊跳、睁眼、手足抖动。面对宝宝说话,他可以发出“啊噢”等元音。
生后3个月:睡眠中听到声音,可出现眼睑闭紧、手指紧握等动作。电视机的声音可使宝宝转头或转动眼球。听到吵架声会出现不安,听到哄逗声、音乐声会有喜悦的表情。
生后4个月:呼唤名字会转动头部寻找,对妈妈的声音很敏感,对自己熟悉的声音例如玩具声、电视声、开门、关门声表示
1、喂奶时观察
婴幼儿吃奶的时候在他耳朵边发出一定的声音,最好在宝宝吃得最尽兴的时候,发出短暂的敲击声(1秒左右)。听力正常的宝宝吸奶的节奏会改变,甚至停止吸奶,有时也会看到眨眼睛,面部和手足抽动等。第一次可以给中等强度声音,有反应,下一次减小声音;没有反应,则可增大声音。
2、睡眠时测试
婴幼儿刚入睡时(浅睡状态),在两耳侧分别敲铃,观察宝宝会不会被响声惊醒,或出现眨眼、身体抽动等动作。或者宝宝快醒时,按照上面方法重复测试,睡深时不要测试。
3、转头时测试
针对3个月以上的婴儿,让婴儿坐在妈妈的膝盖上,给他一个小玩具吸引注意力。另一个人在孩子身后左、右两侧分别突然敲铃,观察孩子是否会主动去寻找声音的来源。
婴儿行为测试反馈:
在宝宝吃奶时,发出声音,她好像有反应,停下来,不吃奶了了,但不太会找声音来源。拍巴掌时,不怎么有反应,只是眼睛眨了一下。在宝宝浅睡(刚刚闭眼要睡时)时,摇铃,她也会醒了。听见关门声,眼睛也睁开。醒来了,摇铃、喊她,好像都不反应。
诊断结果:双耳听力正常。
孩子时期判断宝宝听力是否正常当宝宝进入孩子时期,也可能会有后天听力的问题产生;爸爸妈妈应仔细观察宝宝的平日情况,并藉以判断其听力问题:
判断1.对新事物的吸收能力比其他孩子慢。
判断2.常常需要别人重复再重复,才能明白意思(甚至仍不明白)。
判断3.听别人讲话时,呆望着说话者却不能理解内容。
判断4.有时听见别人讲话,有时却听不见。
判断5.常常听不见别人在背后的呼唤,或是从后面讲话老是得不到响应。
判断6.对聆听长时间的口述或交谈,容易感到疲倦。
判断7.上课讨论时,对别人的讲话没有什么反应。
美国儿科协会也强调了新生儿需要做听力筛查
什么时候给宝宝做听力筛查?
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一般在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进行。如果第一次筛查有未通过或者未进行,需在生后42天进行复筛。
复筛仍未通过的孩子:需在生后3个月时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如何看待听力筛查的结果?
作为新生儿的父母,在出院时需要记得查看医生出具的听力筛查结果表,上面会写有筛查的结果及复查的时间和地点,遵照医嘱及时复查即可。
1.初筛可能出现假阳性
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不通过率是15%-20%,但你也不要担心,这里面绝大多数宝宝都是正常的。新生儿耳道内羊水和胎脂等残留物堵塞、环境声音干扰、中耳病变等都可能会造成假阳性结果。
第一次筛查未通过并不一定代表就有听力障碍,需要进行复筛来明确。
2.初筛通过但有高危因素
如果初筛通过,但是孩子存在高危因素,需要在生后三年内每年进行一次听力筛查。有些听力障碍是过了新生儿期以后才会出现,需要定期检测。
3.通过筛查也要注意观察
所以即使通过了听力筛查,家长在之后的生活中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