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医院
助听器是帮助听障者康复的主要工具。让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听得见并听得清,是助听器验配师的主要职责。助听器验配师是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年设立的卫生行业特有的国家职业,其主要工作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为其提供最佳声音响度和清晰度,使其尽早感知声音、听懂言语并与人交流,回归主流社会。
我国听障人群助听器选配率很低,助听器验配师匮乏是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助听器验配相关培训常倾向于介绍最新技术,忽视了助听器作为听力康复重要工具所需要的专业化服务,也是重要原因。如何做好一名助听器验配师,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笔者从自身30年助听器验配实践出发,谈谈个人经验和体会,以飨读者。
1热爱自己的专业
无论从业人员是被动或主动选择了这一职业,只有真正热爱此专业,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提升服务水平。听力障碍导致的后果不仅是听不见或听不清声音,更严重的是阻碍甚至隔绝了与他人(尤其是亲人和朋友)的交流。作为验配师,首先要细致耐心地倾听患者和家属的陈述,委婉而正确地讲述现代助听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增强患者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的信心。验配师的工作价值不仅在于验配助听器,更在于帮助听障患者及其家人看到希望,最终体会到让患者改善聆听、交流情况带来的成就感。
2获取执业证书,坚持继续学习
随着我国助听器验配师制度的正规化,上岗前获得执业证书是做好助听器验配师的第一步。执业证书的获得表明从业人员拥有相关的基本理论,对听觉通路解剖生理、听障者的心理生理变化、助听器基本构成与参数以及康复评估理论有了最基本的了解。虽然助听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其基本理论没有变化;各个厂家的助听器验配软件界面虽各不相同,但除了极个别的特征外,基本内容几乎一致,而且大多兼容于NOAH软件之中。因此,与临床医学一样,验配师要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并非有什么“绝招”和“秘籍”,而必须做到基本功扎实、基础理论熟稔。在日常工作中,验配师除了要经常接受新产品与技术培训外,更重要的是让患者及时反馈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是最好的“教科书”)。面对患者反馈的问题,从理论上探寻原因,从一个个细节中诊断出问题所在,从不同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就能不断丰富知识和经验。获取执业证书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应坚持各种途径的继续教育学习,不断强化自身业务水平。要想服务好患者,坚持学习是每个行业的必经之路。
3掌握验配流程,精细把好每一关
助听器验配是一个连续的流程,同时又是多个环节的有机联结,每一环节都关系到验配的成功与否。
3.1听力测试与诊断
在询问患者病史、检查鼓膜情况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测听手段了解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和病变部位,是成功选配助听器的基础。这要求从业人员熟练掌握耳镜观察、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基本的听力诊断技能。先诊断清楚,再选配助听器。儿童听力诊断要遵循“综合诊断,多次复查”的原则。很多选配失败的案例,不是助听器不好,而是没有诊断清楚,从源头上导致选配失败。比如,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儿童耵聍栓塞没有处理就做出了诊断,甚至做了耳模。真耳分析和言语测听作为国内外听力学暨助听器验配的必须步骤,在我国应用尚不普遍,这可能是很多验配中心感到发展遇到“瓶颈”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的主要需求是听清楚言语,而验配前不了解其言语识别能力,其后的验配成功率就会大打折扣。
3.2耐心提供咨询,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助听器验配师所面对的患者多是“隐性残疾”群体,他们有交流障碍又常不愿意主动承认,这就比处置其他残疾要困难。因此,要对听障者进行心理辅导,说服其重视听力损失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患者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与理解。验配师一定要设身处地为患者和其家人着想,了解患者的职业、验配动机、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及消费能力。否则即便是技术参数非常吻合目标值,也难以达到其心理上的最佳满意度。听力学属于交流障碍(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白颠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