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临床体现

What看不见摸不着,这个东西杀伤力却不

白癜风介绍 http://m.39.net/pf/a_4496020.html

▎?文/耳鼻喉科赵颖

我国是工业大国,噪声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长期接触一定程度的噪声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职业性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早期多为可逆性、生理性改变,但如果长期接触噪声,机体就会出现不可逆的病理性损伤。什么是噪声作业?噪声都有哪些危害?具体的应对措施又有哪些?今天我们就请耳鼻喉科专家为您讲解噪声作业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噪声作业?

专家解答:

一般来说噪声作业就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有明显的噪音,比如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包括汽车、火车的噪音、枪响或者汽笛的声音。总之,在工作环境当中有一些噪音接触,就属于噪声作业。

噪声的危害有哪些?

专家解答:

噪声对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会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最主要的是对听觉器官的损伤。

★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严重影响中枢神经功能,造成神经系统衰弱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例如长期在噪声中会导致失眠、多梦、休息和睡眠欠佳,或者神经性头疼、偏头疼等临床症状和表现。

★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长期在噪声危害下导致冠状动脉缺血和一过性血管痉挛,由此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不适等情况发生。★对消化系统的危害引起肠胃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蠕动无力、胃排空减慢等。

★对听觉系统的危害

导致噪声性听力损失,又称噪声性聋。主要是由于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的听觉损伤。

噪声性聋有什么症状和影响?

专家解答:

噪声性聋的症状主要是耳鸣及渐进性听力减退。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环境引起的听力下降一般不超过25dB,离开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可自然恢复。属于功能性改变,称为听觉疲劳。在听觉疲劳的基础上如果再继续接触强噪声暴露,就会使内耳由功能性改变发展为器质性改变,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

噪声性聋最先受损的是高频部分,所以早期会出现双侧高音调耳鸣。此时主观感觉无听力障碍,不影响正常的语言交流。随着听力损失进一步加重,由高频段向低频段发展,就会出现听力障碍,使语言交流及社交活动受影响。

如何预防噪声危害?

专家解答:

随着工业、交通、军事及能源的发展,噪声的危害也与日俱增,只要对有害噪声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其控制在规定的限值以下,就可以减轻听力损失程度,减少噪声性聋的发生率。

★制定噪声暴露的安全限值大多数国家制定的安全限值为85dB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指在85dB的噪声环境中,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工作50周,工作40年,90%的人员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不超过25dB。如果噪声强度每增加3dB,每天工作时间要减少一半。★工程控制

包括设置隔声监控室、对强噪声机组安装隔声罩、对作业场所进行吸声处理等。

★个人听力保护佩带各种隔声耳塞及耳罩等。★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对在强噪声暴露环境的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基础听力检查,以后根据不同噪声环境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一般噪声暴露级为85~90dB,每3-5年做一次测试;90~dB,每1-2年做一次测试;dB以上,每隔半年做一次测试;暴露声级最大不超过dB。

噪声性耳聋如何治疗?

专家解答:

目前对噪声性耳聋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可脱离噪声暴露环境,按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方案治疗,如给予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等,同时休息避免再次接触噪声刺激。但这种方法对永久性听力损失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永久性听力损失可以使用助听器。

本文配图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编辑美编/宣传统战处蔡虹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lctx/1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