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特殊教育,就是用爱和专业让有缺憾的生命也能绽放光彩的事业。特教人就是用心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和领路人,尽管道路狭窄崎岖且漫长,此生却无怨无悔。
先一起看看晨昕学校校长苏永远带队给孩子们上网课苏永远校长的生活课堂非常有趣。他上烹饪课的时候,简直就是一个大厨,连学生的家长也感动了,其中一名家长经常提供食材呢。
晨昕学校有很多优秀的老师
他们都是活雷锋
01家长买车鼓励儿子“凌云壮志”儿子,你这次要是能成功入职晨昕学校,我就送你一辆凌志轿车。好,一言为定!这是两年前,陈宝龙和父亲之间的对话。
你猜结果怎么了?陈宝龙过五关斩六将,成功入职晨昕学校,父亲真的给他颁奖了一辆崭新的凌志轿车。
“95后”陈宝龙和学生在一起
为何一定要给儿子买一辆凌志轿车?陈先生说:我希望儿子胸怀“凌云壮志”,在特殊教育领域做一番事业。
晨昕学校是海沧的一所特殊学校,陈先生又为啥鼓励儿子入职这所学校呢?
原来,他女儿也在一所特校做老师,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奉献之美,希望陈宝龙也进入这个“奉献圈”。
ChenBaolong陈宝龙集美区灌口人,大学本科读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目前是晨昕学校职高一年级的班主任。
面对特殊学校,如何上好一堂信息课,曾经难倒了陈宝龙。每一个学生想法不一样,不开心就在课堂上大哭大闹,让陈宝龙这个“95后”当老师又当妈的,有段时间,内心真的是“苦闷无比”。
后来,他想出办法:多元化教学,比如说,一堂电脑绘画课,有的让他们用鼠标绘画,有的直接给画图软件,有的直接给图形上颜色……效果真不一样,学生们不再哭闹了,不仅认真,绘画作品也好多了。
02学生进步一毫米就是人生一大步刘丽芹,海沧东孚人,从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后,就直接回到家乡从事特教工作。
“回来工作的目的是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刘丽芹告诉海沧君,从事特教,自己也曾迷茫过一阵:都是特殊的孩子,从1到10(唱数),很多孩子学了很久都数不全,书写也不是按顺序来的;一个“1+1=2”,有的孩子学了两年都没掌握。所以,当他人问教育成果,比如学生成绩时,刘丽芹觉得很羞愧,内心成就感稀缺。
不过,在海沧已坚持10年特教工作的刘丽芹,心态完全变了,她理解了特教的意义:提高孩子们的素质,更好地适应生活。
当孩子们每天问好,学会懂得关心别人,会摆出七巧板……在刘丽芹看来,哪怕是一毫米的进步,也是他们人生的一大步。
03钻研课标,分层教学改善学生体质周晓龙,一名从普校进入特校工作的体育老师。年11月,也就是晨昕学校成立的时候,他直接跟着校长苏永远的脚步,一起来到这里教书育人。
在这之前,他和苏校长一起在东孚中心小学任教。说到初心,周晓龙说:我觉得他们更需要我的陪伴。
校长苏永远说,周晓龙也是一个很努力的老师,钻研课标融入教学,比如分层教育,一堂体育课准备篮球、气排球等多种道具,让孩子根据需求自取。“不分层教学,只让他们上篮球或气排球,孩子们也会哭闹”,周晓龙说,特教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比如制定上课规则——定点站稳,就是让学生们学会站在呼啦圈里,不许乱跑。读五年级的小洁,讲话不清晰,但在周晓龙的教育下,已成为晨昕学校的“乔丹”,运球、投篮,生龙活虎。
而且,运动还大幅度提升了学生们的体质。小瑞有癫痫,一年会出现多次,近一年来没有再出现了。还有偏瘫的小涵,不仅癫痫症状明显减少,也不会动不动在地上打滚了,学会了自理,已不需要奶奶陪读了。
04学生的一盒豆本豆豆奶让她欣喜流泪说到学生,许文权老师讲了一个温馨的故事。
年1月19日下午,学生即将放假的前几分钟。
职教一年级小陈,拿着一盒豆本豆豆奶,来到了办公室。
老师,这是我刚才班级抽奖的奖品。很好啊!送给你的!小陈诚恳地把那盒豆本豆豆奶递了过来,双手合十,然后鞠了个躬,“祝您新年快乐!”孩子眼里满是纯真,是晨昕的温度。
如今,这盒豆本豆豆奶我还放在办公桌上,迟迟舍不得喝。
小陈是阿斯伯格症的大龄特殊学生,在普通中学随班就读时,因为控制不了自己强烈的表达欲望,影响课堂而被劝退。
来到晨昕学校后,他从一开口停不下来,到现在,已经能适当地控制自己,有时候还会鼓励我说:“你讲得太有趣,我太喜欢上你的课了。”
生活竞赛,系鞋带
许文权:回首27年特殊教育工作,我接触过听力障碍、智力落后、自闭症倾向、唐氏综合征等学生,阿斯伯格症却还是第一次遇见。许文权想,小陈之所以把他珍贵的奖品送给我,应该是他在晨昕找到了家的感觉,而老师,早就被他当成了家人吧!
05“老黄牛”给海沧特教注入新活力在海沧,还有一部分在普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如何让他们跟上学习的节奏?老师们也遇到了很多苦恼。为此,海沧区成立了区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加强普校和特校之间的融合交流,詹秀玉就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
老师们说,听詹老师娓娓道来的课,润物细无声的样子,简直是人生享受。
詹秀玉是海沧引进的人才。她曾是一所学校的副校长,来海沧后,在晨昕学校甘当一名普通老师。
詹秀玉:融合才露尖尖角,犇牛向前立上头。普校和特校之间的融合教育,需要大家发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苏永远校长说:詹老师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给海沧的特殊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晨昕学校的老师带学生外出研学
海沧的朋友圈都在说: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康复训练……晨昕学校老师带给海沧的,是阳光是雨露,是海沧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大步向前的生动注解。
爱心厦门,以爱筑城
文案/编辑:彭建文
资料:晨昕学校
校对:暨王月
海沧两家企业拿出万!真金白银惠及留厦过年打工人~元礼包陪你过年!惠及海沧15万工人~4天招满人!海沧还有众多岗位,钱多,速来!爱马仕高管竟然这样说厦门!酒店免费点播走起…转载是动力分享是美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