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耳
日
守护宝宝听力健康
每个宝宝都是爸妈的心头肉,
从宝宝出生开始,
每一次解锁了新的动作,
全家人都会特别的开心,
宝宝第一次发声、
第一次对外界的回应更是惊喜。
“嗯、啊、咯咯笑”
是宝宝在回应你的声音
其实,刚出生的宝宝就有听力,可以缓慢迟缓的将头转向声源。随着月龄增加,听觉和躯体运动的配合度越来越好,3月龄时,多数宝宝能迅速分辨声音方向,并将头协调迅速的转向声源。同时,语言的发育属于萌芽阶段,宝宝通过发出嗯、啊、咯咯笑等不同声音感知自己声音的强弱、声调的高低。他们好像发现了新游戏,乐此不疲。只有在认真聆听妈妈和他讲话时才能安静一点,并试图通过对妈妈声强、语调的模仿和妈妈形成初步的交流,这也是社交发育的起步。
从出生开始,爸爸妈妈可以通过用声调变化丰富、柔和、缓慢、简单的语言和宝宝“交谈”,前1-2个月,宝宝大多数时间处于貌似静音的非语言回应状态,但他会用不出声的微笑或者四肢乱动表达出他对这种交流方式的喜爱。到3个月龄时,大多数宝宝会迫不及待的发音回应。
柔和、缓慢、变换是和宝宝交流的语言要求,在此阶段语言内容并不十分重要,和宝宝产生互动是初步语言发育的关键,因此,看着你的宝宝,既有眼神交流,又有声调语言交流的效果远远好于读书给他听。
要知道宝宝语言发展的前提是听觉的发展,如果宝宝听力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语言发展。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如何判断宝宝的听力是否正常呢?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判别方法
医
生
义
诊
资
料
图
01
出生2个月以上的婴儿,听到巨大的声响时(如重重的关门声、突然的巨响等),可出现拥抱反射,即双拳紧握、上肢抱拢、下肢屈曲。
02
3个月以上的婴儿,在其身后摇响小铃或吹哨时,观察婴儿是否眨眼或转头转身。家长应注意拿铃或吹哨时不要让婴儿看见,以免吸引其注意力而影响效果。
03
3个月以上的婴儿,睡着了能被叫醒,听到妈妈的说话声能转头寻找,对较大的声响有吃惊的表情。
医院儿童保健康复部温馨提醒您:
如果通过测试均是否定的,说明婴儿的听力可能存在问题,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划重点:如何预防宝宝听力障碍
1、做新生儿听力筛查一般在宝宝出生后3天左右,做耳声发射初筛。如果没有通过,要在第42天进行双耳复筛;如果还不通过,要尽快在3月龄内,转诊。
2、定期做儿童听力筛查6、12、24和36月龄,是儿童听力筛查的重点年龄,任何时期未通过听力筛查,都应及时转诊。
3、接种常规疫苗,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减少细菌病毒感染的可能。
4、科学喂养,防止呛奶;避免随意掏耳朵或洗澡、游泳时呛水和外耳道进水。
5、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
6、减少娱乐噪声。
7、防止头部外伤。
医院儿童保健康复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保健教育理念及各种专业技术,开展儿童体检、生长发育监测与营养评估、认知心理、运动康复、预防接种等一系列技术服务,集预防、检测、评估、指导、干预为一体,致力于保障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12::30~17:30
-
注:(部分内容参考《宝宝计划育儿助手》)
END
——————————————
撰文:谌学谦、张璋
审核:谌学谦
——————————————
责任编辑:刘再君
执行编辑:粟霜晴
更多服务
_健康管理部
提供全方位、高质量、可信赖的健康管理服务
联系-
儿童保健康复部
提供医疗、保健为一体的专业系统高品质儿童保健康复服务
联系-
航天寸草春晖颐养家园
医养结合,提供24小时全方位无缝对接养老护理服务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