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9月15日凌晨3时5分第14号台风“莫兰蒂”在厦门市翔安区正面登陆,莫兰蒂是今年全球最强台风,也是建国以来登陆闽南地区的最强台风。
受最强台风影响,南安普降暴雨、部分乡镇被洪水围困!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的袭击…给南安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
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接触机会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经密切接触的传染病等的增加,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其他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腹泻病(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以及寄生虫腹泻病(隐孢子虫等)。其他肠道传染病还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由于洪灾期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被损害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以下为洪涝灾害后重点疾病防控要点。 霍乱 不进食生的海(水)产品,海(水)产品加工存放容器要做到生熟分开,煮熟后食用,清洗海鲜人员要彻底洗手再接触食品和餐具;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避免大型聚餐和吃剩饭菜;不随地大小便,更不要在水井和河边大小便;发生无痛性腹泻和呕吐须立即就医;粪便和呕吐物污染的地面、容器、厕所、水龙头、衣物被褥等应进行清洁和消毒。从事饮食服务、垃圾粪便处理,或者一般人群根据专业机构推荐可及时口服霍乱疫苗。
细菌性痢疾 不进食未洗净的瓜果、蔬菜,瓜果要削皮吃,少吃凉拌菜,不吃或少吃熟肉凉盘食物;食用生大蒜有助于预防;食物加工要煮透;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防止饭菜被苍蝇叮爬;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不随地大小便。发生水样便、稀便、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应立即就医。儿童发生高热惊厥应就医排除是否为中毒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 不进食未洗净的生菜和瓜果;不吃未煮熟的贝类等海鲜。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目前伤寒、副伤寒病情一般不典型,当出现持续3天以上发热,头痛、食欲差,排除感冒等疾病,有不洁食物或生冷食物进食史,应立即就医治疗。从事饮食等服务、垃圾粪便处理,或者一般人群根据专业机构推荐接种伤寒疫苗。
甲型肝炎 不进食未洗净的生菜、不吃未煮熟的贝类等海(水)产品。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共用水杯等餐具用具;出现皮肤、眼睛巩膜发黄、恶心、厌油腻、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从事饮食服务、垃圾粪便处理、或者一般人群根据专业机构推荐接种甲肝疫苗。
手足口病 经常用清水和皂液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当手被水疱、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更换婴儿尿布后及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后要彻底洗手。经常清洁和消毒日常接触的餐具、用具、物品或表面(如家具、玩具和共用物品)以及分泌物、呕吐物和粪便等污染的物品用具。尽量不要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成人外出回家应更换清洁衣服和洗手后再接触婴幼儿,不要喂食婴儿成人咀嚼过的食物;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玩耍、接吻等。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家居或幼儿园室内做好通风。根据专业机构推荐3岁以下儿童可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以减少EV71感染发病及其导致的重症和死亡。
食物中毒 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不吃**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不吃发霉食物;不自行采摘野生菌类食用。避免误用工业盐当食用盐;食品应储存在干燥、低温处,且不易被鼠类和苍蝇、蟑螂侵害,并防止鼠药污染食品。洪灾期间和退水应避免或减少大型聚餐。
水源性疾病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器具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进行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后再消毒;饮用水消毒剂(漂精片、消毒泡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存放(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退水后应充分清洗管路,水龙头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集中性供水应严格按照规范消毒,末梢水余氯须达到国家标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与脸盆应单用。如果不得不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并常用消毒剂浸泡消毒,不能使用酒精消毒剂,应使用含氯消毒剂。
肾综合征出血热 要做好卫生及自我防护工作,如确保家及工作场所无鼠;妥善保管粮食、食物防止被鼠污染;清扫有鼠类尿、粪污染的地方时,要适当防护,戴橡胶或塑料手套,戴口罩;做好防鼠灭鼠措施,防止鼠进入室内;不采取人工捣动鼠窝等灭鼠措施。
钩端螺旋体病 7~9月是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季节,受灾地区是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地区的,值此洪涝灾害季节,群众接触疫水机会增加,发病风险增加,汛期发病人数可能会增加。灾区群众要避免接触疫水,对猪等牲畜进行圈养,积极配合政府开展灭鼠等爱国卫生活动,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参加抗洪抢险人员和参加水稻收割的农民,必要时可接种疫苗,或者开展预防性服药。
轮状病毒肠炎
目前正好是轮状病毒较活跃的季节,加之台风造成的水源性污染,应高度警惕。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其症状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无血色水样腹泻,腹泻物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无恶臭,不含血或黏液。防治措施主要有:①严格消毒隔离,注意奶具餐具的消毒,护理患儿前后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特别是感染性腹泻,一般是由接触传播的,所以洗手和食具的消毒尤为重要)。②根据病情,补充液体口服补液盐,仅用于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也可用米汤加盐。③观察宝宝的病情进展:观察体温变化,判断有无脱水(通过观察患儿的神志、精神、皮肤弹性、前囱眼眶有无凹陷、机体温度及尿量等临床表现,估计患儿有无脱水及脱水的程度),有的话需紧急就医。
流行性乙型脑炎
灾后积水、天气闷热,滋生蚊子,而蚊子是传播乙脑的媒介。乙脑更容易侵犯学龄前儿童,因为成年人哪怕受到隐性感染体内也会产生抗体,而儿童则可能直接发病。乙脑症状以高烧、呕吐、头疼甚至抽搐、昏迷等为主,极重的病例可因高烧、抽搐不止、脑水肿、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少数症状较轻者,只有头痛和低烧,几天内可恢复正常。对于此病的预防重在控制其传播途径,即以消灭蚊虫、远离污水为主,减少蚊子密度的同时,夜间休息应防御蚊虫叮咬。
流行性感冒
灾后卫生条件较差,湿度较高,大气污染,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儿童对流感具有更高的易感性、临床症状更重、并发症更多。因此,如果患者高热持续不退,如有可疑流行病史(即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医院门诊、急诊病人突然增加,加上大于38°的发热,加上至少一个呼吸道症状:咳嗽、鼻部症状、咽喉痛;加上至少一个全身症状:乏力、头痛、肌痛、寒战/大汗即可做出早期临床诊断)。拟诊或不能排除者应早期(发病48小时内,最佳为36小时内)给予达菲(磷酸奥司他韦)治疗。防治措施主要有:(1)注意休息,保暖,通风,保持卫生,勤洗手,避免发病诱因。(2)避免交叉感染。接触患儿后洗手,及时消毒患儿的床铺与衣物,以免病原播散。在家中,患病儿童应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
另外,有两个已证实南安为其自然疫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恙虫病
?恙虫病是恙虫病东方次体(Orientiatsutsuganmushi)(以前亦称立克次体)所致急性热病,恙螨(chiggers)叮咬时注入病原体。叮咬处以后即成焦痂。又称恙虫皮炎、沙螨或恙虫,为媒介由鼠传播给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6~18天,平均10天。急性起病,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结膜充血。恙螨叮咬处出现一红色丘疹,可见于人体任何部位。丘疹增大、中心坏死即结痂而为焦痂。随着焦痂的成熟,患者突发头痛、发热、发冷、周身不适。顶部有水疱,几天后干燥,结黑色焦痂,无自觉症状。于发热第5天全身出现暗红色斑疹及斑丘疹,以躯干部明显,一般在数天内完全消退。全身淋巴结呈中度肿大,尤以原发病灶引流区淋巴结为著。肝脾亦肿大且有压痛。
预防措施主要有:
(一)消灭传染源 主要是灭鼠。应发动群众,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灭鼠。
(二)切断传播途径 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流行区野外作业时,应铲除或焚烧住地周围50米以内的杂草,然后喷洒1~2%敌敌畏,亦可用40%乐果乳剂或5%马拉硫磷乳剂配成1‰溶液以20~25ml/m2计算渍洒地面。
(三)个人防护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在杂草灌丛上晾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工作活动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擦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脂(即避蚊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钾溶液;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回营区后及时沐浴、更衣、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有效疫苗,进入重疫区的人员,可服强力霉素0.1~0.2g或氯霉素1g,隔日1次,连用4周。
重要提醒:有野外作业史,约一周后出现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身体发现中央内陷的焦痂,应考虑恙虫病,及时就诊。
(二)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cantonensis)是以急性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脑脊液(CSF)中嗜酸细胞显著升高。嗜酸细胞性脑膜炎(eosinophilicmeningitis)与广州管圆线虫病几乎是等义语。该病在东南亚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常见。广州管圆线虫寄生于家鼠(终宿主)肺动脉内,主要的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和蛞蝓,淡水螺类在我国主要为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等。该病潜伏期:1-27天,平均10天。发病时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等。头痛常较剧烈且持续不缓解。可见颈抵抗、克尼格(Kernig)征阳性等脑膜刺激性症状和恶心、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可有脑或脊髓实质局灶性损害的表现,出现肢体瘫痪和病理征。颅神经受累也可受累,如面神经麻痹、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听力障碍等。患者常有所谓的“三痛”症状,既头痛、肌肉痛和皮肤刺痛。
预防措施:不吃生或半生的螺、生菜、生水,灭鼠。在本地有人采集福寿螺加工后饲养鱼虾,还应防止在加工螺类的过程中受感染。褐云玛瑙螺(本地也称:蜗牛)因为体大外观漂亮,有小孩抓来玩,有接触感染的危险!针对摄食生鲜水产品可能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