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力障碍的概念
听力障碍又称聋、重听、听觉障碍、听力残疾等,是指“因听分析器病变或损伤,导致听力减退或丧失的状态。
二、听力障碍的出现率
儿童期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所有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0.1%-0.3%,其中重度及极重度听力障碍约占0.1%。但在经过重症监护病房抢救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2%-4%。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万人,听力残疾有万人,占24.16%。男童发生率高于女童,农村发生率高于城市的发生率。
三、人的听觉系统机构示意图
四、听力障碍的原因
(一)听力障碍发生的原因
先天原因:指在出生前造成儿童听力障碍的原因
(1)遗传因素: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传导性耳聋是由基因导致的。染色体隐性遗传占80%(特殊教育导论:P)。如果家族中有聋人,那么其子女为聋人的概率要高。(2)胎儿在胚胎发育时期听觉器官没有发育或发育不全(早产儿听力损失出现率要高)
(3)母亲在妊娠期间患风疹或其他传染病:遗传性巨细胞病毒麻疹和巨细胞病毒
(4)母亲在妊娠期间使用某些能致聋的药物等
后天原因:指儿童出生后造成听力障碍的各种原因。
(1)外伤和中耳炎:分泌物堆积或造成鼓膜破裂,从而引起传导性耳聋
(2)急性传染病病毒和细菌感染:腮腺炎、麻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脑膜炎等脑膜炎是引起后天耳聋的首要原因,滤过性病毒或细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会破坏内耳灵敏的声学组织。儿童有脑膜炎引起的耳聋大多数是重度听力损失,同时还会出现平衡能力损坏或是其他残疾问题。
(3)药物中毒:儿童因治病而是用的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
(4)噪声性听力损失:噪声污染,现代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长期暴露在高分贝环境中将增大听力损失的可能性,这些高分贝环境如工业噪声、直升飞机、枪声、高分贝的音乐等。由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时最普通的职业病,也被认为是职业损伤中占第二位的损伤之一。过度噪声的警告性标志特征:在噪声环境中,三步之内需要对某人大叫才能让人听见声音;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发生耳鸣;在离开噪声环境一两个小时候才能听到轻柔的声音。(年轻人戴耳机听音乐,结合个人经历谈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五、我国听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礼记.礼运》: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的影响,影响了我国对聋人等残疾人在教育方面的思想。年,太平天国时的洪仁轩,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兴跛盲聋哑院。
年美国传教士梅尔斯在山东登州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聋校,名为“启学馆”,后迁至烟台,即现在的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以后各国教会纷纷以慈善事业的形式,在上海、武汉、广东、福建等地开办了聋校
年,教育部委托,由江苏省教育厅建立了我国第一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为全国各地培养盲、聋和智障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到年这类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已基本遍布全国大多数省份。
六、早期教育的提倡与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
听障儿童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早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些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特殊儿童,这些对培养人才,补偿残疾儿童的生理缺陷和心理缺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语言训练和培养:语言问题影响听障儿童的思维,智力,还影响到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3-6岁。3-21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就是有考虑到语言学习的问题。因此,建立众多的聋儿康复中心和学前教育,目的是抓住教育与康复的关键时期,使听力障碍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获得最大的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聋人要走上社会,自食其力,并为社会做贡献,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必须要掌握一技之长,因此,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了势在必行的趋势。在一些聋校,除了文化课意外,还有生活课或是劳动课,从小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在中学结束以后,也有一些高校设立了专门招收聋人的专业。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