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疾病知识

她听力残障,却选择披荆斩棘向光而飞,她

撰文

李靖图片

李布布北上广的房价越来越高不可攀,使得很多人的买房梦遥遥无期,当初来到北上广追梦的年轻人,开始怀疑人生……是回到二三线城市过一个安稳的有房生活,还是留下来继续当北上广漂?回去不甘心,留下很迷茫。现实这么现实,梦想还在吗?这一生该何去何从?难道人生只能这样?你还敢怀揣梦想吗?我们采访了成功逃离北上广的李布布。一位听不见的姑娘,接纳了生命残缺背后的眼泪与呼喊,哪怕面对种种挫败与绝望,她依然倔强地坚持着与世界的沟通对话,摄影、写作、纪录片拍摄、学藏文、去拉萨创立了一家寺院僧舍……她说,过往和未来的人生里,唯一的指路人就是自己的心。李布布:心是唯一的指路人

李布布

江南女子,长于北方,现居拉萨。自由撰稿人,寺院僧舍“丹杰林扎夏”的创始人。童年因注射庆大霉素导致听力残障。写作、拍纪录片、研究塔罗牌,在无声的听力与自我表达之间去看这个世界。

每到傍晚,人潮散去,寺院恢复清冷空寂。她听不到声音。世界为她关上一扇厚重的门,她循着自己的心推开其他的窗,活在这世间的美,因而被她饱饱地看着、走着、品味着。在路上探寻,去完成一个接一个独立的自我,大片大片的沉默使得她越来越清楚地完成对本性的鉴别与领悟。在拉萨,她做了一个存于寺庙中的青旅“丹杰林扎夏”,丹杰林是寺庙名,而扎夏为藏语“僧舍”的意思。她说,只想这方空间开成一朵立在世间的静谧莲花,静待有缘人。我们的交谈通过她读唇语完成,没跟上的时候,她干脆透俐:没关系,你再说一遍。藏地一年,她完成了藏语和藏文的学习,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5个反写字母——正常的我们被这样那样打断的事情,她因身体受限而专注,做到了。这个姑娘叫布布。听不到任何声音,也不觉得谁可以一直依靠,不忧不惧不解释。她说,过往和未来的人生里,唯一的指路人就是自己的心。书写人生旅程的冒险“我深深相信,那些我想要抵达的地方,都将藏着我灵魂丢失的碎片。一路走来,一路整合,不忧不惧不抱怨。”生活在年重新洗牌。一个早上醒来后,布布发现自己完全听不到了。原本还有一点声音的世界,在这一刻变得截然不同:听得到一点和听不到一点,一字之差,云泥之别。像在深深的海底,摸不清前路,绝望、压抑、愤怒、无奈,数不清的眼泪、黑夜和坚强。黑塞在《德米安》中写:“生命已缓缓缩进了它内部最私密幽深之处。它没有死,它在等待。”等待了很久,很久,放弃了钟爱的纪录片摄制工作,尝试着生活的可能性,与交往多年的男友去到海南,随身带的元花光,就在各种酒店打工,每天顶着40度高温在洗衣房工作10个小时,下班后换下湿透的衣服,躺在沙滩上看夕阳慢慢落下。洗衣妹在博客中幽默评价:“亚龙湾的红树林拥有着最美的大堂,宽阔的观海视觉;喜来登独有的全玻璃质阅览室,宽大的沙发和棕木书架,那一刻看得我心潮澎湃的;文华东方的地理位置最安静和私密,弯弯拐拐的杂乱,沿着海岸线忽现世外仙境般的宁静。座山拥海,拥有着最无暇的视觉,没有干扰,一望无际,似乎为你而生……”身体的劳损让一部分心性受磨,却让更大一部分灵性打开:跟渔民出海,看日出,潜游到无人海底,旷漠沙滩……自然的辽阔壮美洗涤了身体积存的暗淡,听力竟逐渐恢复,令人欣喜。然而人生剧本远没写到高潮,听力很快又消失、起伏,时而有声,时而沉默。沉默中,再次上路,去往甘南藏区,把自己晒得黝黑,下地干活骑马吃饭,活得像个当地人;学习塔罗、在南锣鼓巷摆摊、拍摄聋哑人纪录片……不期待,也不拒绝。这巨蟹座姑娘,她大喇喇地舞在时间之流的河上,任凭流水带着去往那些终将到达的地方,捡拾灵魂记忆的N种可能性,而自己,是首席编剧。——下一幕场景,拉萨。我的扎夏,我的莲花圣地“28岁这一年,挑战了我之前生命里的很多禁忌。听力彻底丧失,远走异域,做了扎夏,多了两个纹身,极度沉默。对于未来,我不忧伤,也不乐观。现在看到的我,是精疲力尽倒在黑暗里。我会让自己歇足了力气,再去摸那道可看见光亮的门。”去拉萨做什么?不清楚,会遇到什么?没概念,不预设。年秋听力彻底丧失。她想去拉萨。这座城响应了灵魂记忆里的深深召唤,阳光在召唤,空气在召唤,真正的蓝天白云的召唤。念经声在召唤。抵达后没几天,在八廓街周围的古老街巷中穿梭时,她偶然拐进了丹杰林寺,一座小却古老的庙宇,嘈杂着出现她面前:三层是佛堂与僧舍,二层和底层许多房间则出租给了百姓,块1个月,多是外地在拉萨做小生意之人。——僧俗同居,一种奇妙的生态。独一无二。说不出原因,她的心被这建筑吸引,站了许久许久,一个想都没想过的念头不知打哪儿蹦出来:我要在这儿做旅舍!一个像莲花一样的清净地,专等有缘人。年秋,初到拉萨。那时候,她已习惯训练自己用手指尖去听声音。风声、水流声、关门时墙壁的震动声、人说话时骨骼的节奏声、以及剪刀划过纸层清脆的分离声……月下听佛。这是在黑暗里的一次信任,一次尝试将自己交付的过程。下山前,远望夜色里的拉萨城。无人脉,无经验,无法沟通,一个汉族姑娘,想在藏地的寺庙里做旅舍。疯不疯狂?大概最能写励志故事的作者都猜不出这剧情。然而更疯狂的是接下来的进程:转头她结识到聊得来的藏族朋友,对方听完想法信任地拍掌:好,我入股!一路帮她找管理、找寺庙方、办证明……寺庙老主持知晓后见她,布布告诉对方:我感受到这座寺庙的清净,因此想把这里的居所也做成清净旅舍,来客即修行,日日皆为僧。而它的名字,就叫僧舍(藏语扎夏)。老主持缓缓道来:一百多年前这座院子就叫扎夏,后来被历史遗忘。如今,你让它重生了。这是因缘。一个春节过后,批文下来了。春天。夏天。扎夏在她生日(6月28日)当天,竣工。中间繁复、琐碎、磨练如沙难数。从一无所知,到跟在木工、泥瓦匠、水电工、画工身后学习着一切不熟知的技能,翻阅十数本沉甸甸的藏地建筑、壁画画册,亲自设计每一个廊柱、每一处画像、每一点配色,调运木料,面对合作伙伴的反对(她大胆启用寺院才用的明黄,股东连呼NO)、工人们潜在的对异族女子的指挥不服……这磨练着她,必须脱离过去习惯读书、写作的疏离安心世界,来面对种种与自我的纠结。斗争激烈且无可抵挡,逃也无法逃,只有迎头赶上。最初的文化磨合过后,其实师傅们都很好,做工本分尽力,尤其涉及到跟寺庙相关的事。在营造未来的静谧里,他们都是帮助布布完成梦想的伙伴。每个人长时间静静地在梵音里专注地工作。一点都没打算做广告,只在门口立一个“丹杰林扎夏”木牌,这算“招牌”吗?然而有缘人被陆续吸引来,大家都爱惨了这奇异的美丽胜地。这里是她的扎夏,藏地唯一的僧舍青旅,也是她的莲花圣地。电影学院的小师弟为此拍摄了纪录片,片头这样写:“如果你爱这里的安静,我们也爱你。”大昭寺后面的木如宁巴。小喇嘛在做法事需要的东西。师弟所拍的扎夏宣传片,这是天井。她设计的莲花主题蓝色书架是纯手工打出来的。整体建筑与寺院合为一体,客人们早起还可听到诵经声,两相和谐。夏天央视来采访接下来,她想做一个免费的图书与纪录片交流地,会建立丹杰林扎夏基金会,每卖出一个标间,每晚就有10元善款积累,一定数目后送到边远山区的小学或寺院。以佛教文化为基点,以莲花为主题,慢慢扩散,只待有心人。至于自己,明年扎夏经营稳定后,会去青海赴与慈悲上师的约定,静修一年,切不可负言。高原上的静谧莲花,美而幽香地开着,循着灵魂的指引,走吧!过往和未来的人生里,唯一的指路人就是自己的心。双女捧莲图,龙女也是布布的设计。源于藏地最精华的古格壁画。布布设计的莲花灯座,藏族手工艺人用黄铜纯手工磨出来。燃一炉香,静待有缘人……布布给妈妈的一封信妈妈:近来我的睡眠不是很好,不管睡的多晚,上午11点之前就会醒来。用电热壶煮鸡蛋,洗苹果,藏式酸奶。这是我的午餐。随后会把前夜洗完的衣物拿到阳台上晾晒。拉萨真是一座日光之城,只要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都是暖烘烘的,远山的边缘挂着积雪,五彩风马旗飘扬。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就会充满大大的希望。我感谢这座城市慢慢在将我改变,准确地说是越来越接近真实与本性的自己。听力一直没有好转过,所以彻底扔掉了助听器。能够摆脱对它的依赖一直是我的心愿之一。学藏语,真是一个话说起来自不量力的挑战,但我还是去做了。这就是您的女儿,妈妈。心里总是装着对世事的好奇与什么都想去尝试一下的勇气。对此,我感激您在我的成长中给予我的宽容与信任,这使得我成为一个个性自由与不会畏惧的人。不论何时,我拿出本子复习藏文字母或是日常对话时,会有很多藏人对我投来友善的目光。我认为这是对一种民族文化的尊重。甚至吸引格西学位的僧人(格西学位是咱们的博士学位)对我感兴趣,邀请我去吃糌粑和酥油茶,和我探讨佛教与人世。很多的事物并不在我们的惯知中,只有低下头虔诚地去探索与接近它的本源时,才会明白这其中的玄妙,而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在有限里更丰盛。末日将近,人都说西藏是个世外桃源。我并不这样认为。而该来则来,逃不脱。真正的静心还在于本体。买来的器材一直还没有用过。听力的不便给我带来的障碍,使我越来越走向沉默与单独,这是一种亦无法与人分享的经验,苦不堪言。每天能够做的事也只有读书与写作。尚不知为什么写,但总有想要把一切都写下来的欲望。任何人都不是我的救赎。带着心里很多的伤痕生活在异地他乡,不是一件轻易的事。但,我把随时能够重整生活的能力视为自己的最高信仰——人随脚走,路由心生。妈妈,很多的时候我感到很孤单,我知您也一样。自从姥姥去世后,我的心里一直有一种舍不下的牵挂。出殡前的一个小时,你们都在屋里,灵棚里只有我一个人在棺木旁,我和姥姥说话,我告诉她有一天我会把这些故事都写下来。正如我说过的:你是我的世界里,忘记时间未上发条的钟。可是哪里有那么容易呢?情感的百转千回与深入心脾的纠结,让我常常在边流着泪唱歌,边回忆往事,就这样大半个夜过去了。笔下仍是寥寥无几字,这不是执着,这是我的承诺。而死亡也并不仅仅只是一件遗忘的事。妈妈,我所告诉你的这些,不是要让你伤心。而是,我想要让自己重新恢复对爱的能力。不然的话,我将永远止步于这些枷锁里,无法成为自己。而爱又是个什么东西呢?多少人打着爱的旗号,把关系和情感推向自私化里腐烂。而真正的爱,在于共同的成长与扶持吧。很多的时候,我都感觉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走在人群里眼泪簌簌而下。如果这就是大多数人告诉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我应该知足了的话。我非常害怕姥姥的命运会在我的身上重蹈覆辙,姥姥是我敬重的女人,她坚强果敢,说到做到,并具有隐忍的力量。但她这一生作为一个女人的悲哀,我还是无力去承接与感受她所历经过的一切。因此,我希望我的存在可以让您不孤单。写完这封信,我的眼泪也流完了。而这些话,我只想对您说。我不能让距离与无声成为我的桎梏。我不会放弃的,妈妈。对于那些还没有来临的,或者暂时无法去做的,我仍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您的女儿布布其实无论是在哪座城市,如李布布所说的:“我感谢这座城市慢慢在将我改变,准确地说是越来越接近真实与本性的自己。”我们所渴求的,无非是将心中脱颖而出的本性付诸生活。哪怕历经千山万水、荆棘刺足,也要向光而飞。在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有时候如持弱烛探夜道,一不小心,就会重入黑暗国度中,睁着眼睛睡觉。但,你要相信,如果你能尊重脚下的道路,路也会同样尊重你。你有自己的灵魂可以倾听,而最重要的是,让这个声音,每时每刻都回响在路上。

原创文章,转载请







































白癜风诊疗目标
白癜风诊疗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jbzs/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