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疾病知识

全国第二十次爱耳日关爱听力健康,落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万,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人,每年新生听障儿童2-3万人,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残疾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其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能使绝大多数听力残疾儿童显著改善功能,使健听儿童一样上学,就业,从而有效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儿童格外关心。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要求为包括听力残疾儿童在内的符合条件的各类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提供制度化保障。为推动《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贯彻落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将第20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

爱耳、护耳知识科普

一、什么是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只有听力严重减退才称之为聋,其表现为患者双耳均不能听到任何声音。而听力损失未达到此严重程度者,则称为听力减退。而听力障碍又可以分成几种:

1.按听力损失程度分级

国际卫生组织(WHO-)根据Hz、Hz、Hz和Hz的平均听力损失将听损程度分级如下:

≤25dBHL正常听力;

26~40dBHL轻度耳聋,听谈话声困难;

41~60dBHL中度耳聋,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61~80dBHL重度聋,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81dBHL以上极重度耳聋,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2.按耳聋的发生部位分类

(1)传导性耳聋:凡病变局限于外耳和中耳,并影响导音功能者,均为传导性耳聋。如外耳和中耳的发育畸形、外耳道阻塞性疾病、中耳炎性或非炎性疾病、耳硬化等,都可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

(2)感音性耳聋:直接影响到末梢感受器、听神经传导途径和听中枢的各种病变,都可以造成感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又可分为以下三种:①耳蜗性聋:病变局限于耳蜗,并影响其感音功能者,即为耳蜗性聋。②神经性聋:病变直接影响到斡旋神经节或发生在听神经传到通路上的,均为神经性聋。③中枢性聋:病变位于脑干与大脑,累及蜗神经核及其中枢传导通路、听觉皮质中枢时导致中枢性耳聋。

(3)混合性耳聋:中内耳病变同时存在,影响声波传导与感受所造成的听力障碍称为混合性耳聋。导致混合性耳聋的原因可以是一种病变同时损伤了耳的传音和感音系统,也可以是不同的疾病分别导致中耳和内耳或听传导通路的功能障碍所引起。

3.按患病时间分类

(1)先天性耳聋:包括外遗传性耳聋、耳道先天性闭锁、中耳或内耳畸形、妊娠期及围产期所致的各种耳聋。

(2)后天性耳聋:包括外耳和中耳各种传导性聋,如外耳道后天性闭锁、化脓性中耳炎、外耳及中耳肿瘤、各种外伤及耳硬化症等;在感音神经性聋中,包括各种传染病所致的各种感音聋、药物中毒性聋、迷路炎、听神经瘤、听神经病、以及精神因素所致的功能性聋等。

二、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及青少年听力损失

定期进行儿童听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听力损失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儿童听力筛查的年龄为0~6岁,其中6、12、24、36个月龄为重点年龄。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动作,或有耳痒、耳流脓等症状,或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等表现,医院检查听力;耳鸣可伴随听力下降出现,若孩子主诉“耳朵嗡嗡响”,家长应予以重视。

三、儿童期听力障碍的主要病因及预防措施是什么

遗传因素或非遗传因素都可以导致先天性的听力下降或耳聋。除了家族遗传因素,孕期的某些感染,如麻疹、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等;孕期不恰当地使用某些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细胞毒性药物或利尿剂等;以及新生儿出生低体重、缺氧或黄疸,都是可能导致先天性听力下降或耳聋的非遗传因素。

后天获得性的致聋因素包括有:传染性疾病,包括脑膜炎、麻疹、风疹;慢性耳部感染;使用某些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药物、以及一些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耐药性结核、恶性肿瘤的药物;头部或耳部创伤;噪声暴露。

我们该如何预防听力障碍呢?对于儿童期听力障碍,60%属于可预防的病因。对于麻疹、脑膜炎、风疹及流行性腮炎,我们可以通过按时预防接种来避免。中耳炎是儿童最常见的致聋病因,提倡对幼儿正确的喂养,防止呛奶;避免游泳或洗澡时呛水或外耳道进水;预防感冒;急慢性鼻炎时正确擤涕;谨慎挖耳;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避免噪声暴露,尤其是注意娱乐噪声,尽量不让孩子长期使用耳机听音乐。如果发现孩子有耳部不适,耳流脓,或声音反应迟钝,言语发育迟缓的表现,应尽早就诊。

四、如何保障儿童助听器验配的效果

助听器是一种精密的电声放大器,可以帮助听障患者听到原本听不到的声音,通过处理、放大声信号,使听障患者听到、听清声音。选配助听器是目前听障患者常用的康复手段之一。

为听障儿童选择和验配助听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包括听力测试、疾病诊断、语言能力评估、学习能力评估、助听器选择和验证、适应性训练以及康复训练等多个环节,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完成。其中包括:耳鼻咽喉医生、儿科医生、听力师、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康复老师,以及其他辅助人员如:家长、看护者和社会工作者等。在这个系统工作中,以听力师为中心,全体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听障儿童从助听器中获得最佳的助听效果。

五、人工耳蜗使用中应注意些什么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刺激听觉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人工耳蜗适用于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且助听器效果不佳的患者。在人工耳蜗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对耳蜗植入部位的直接撞击,头部避免外伤,出现意外及时治疗,预防耳局部的感染;

2.避免接触强磁场,例如电视台或无线电发射台附近;

3.过安检时应当关闭言语处理器。另外植入体有可能启动金属检查仪报警,因此你可以要求以手持式金属检查仪进行检查。

4.耳蜗的言语处理器、麦克风需要防潮、防静电、防摔。电池和导线需要定期更换。体外机部分要定期清洁和保养。

5.当睡觉或不需配带设备时,需将装置摘下放入干燥包或箱内进行储存。长期不用或电池电量耗尽时,要将电池取出。

六、目前适合0~3岁听障儿童的主要康复模式是什么

适合于0~3岁听障儿童的康复模式之一是化家庭培建计划,它是一种以家庭为中心,强调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在听障儿童自然生长环境中发挥支持、示范和强化作用,本质上追求聆听学习自然而然持续地发生,







































皮肤白癜风能治的好吗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jbzs/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