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丽雅等
上海医院
摘自《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年第3期
1病史患儿女,8岁10个月。因“失聪8年、生长迟缓7年、视力障碍5年、消瘦1年”于-10-16收入上海医院。
患儿生后5个月开始出现听力障碍,医院诊断为失聪,2岁时配戴助听器。生长迟缓7年,增长情况不详;5医院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后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具体不详),予生长激素替代治疗3年,身高增长23cm,停止生长激素治疗后1年内增长4cm。消瘦1年,伴体重下降、多饮、多尿,日饮水量约mL,日尿量约mL,医院查随机血糖16.2mmol/L,空腹血糖8.0~12.4mmol/L,诊断为糖尿病。
年11月起予正规胰岛素治疗4U(R)-4U(R)-4U(R)-4U(30R)治疗2个月,血糖控制良好,后因家长自行减量且不规律使用胰岛素,血糖波动于3.9~12.0mmol/L。为明确诊断入院。
追问病史,患儿视力下降5年;左眼白内障术后2年,现视力仍欠佳;近1周视力下降明显,2米外视物不清。出生史: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g。无抢救史。家族史:父母健康,否认近亲婚,无家族遗传病史。
2入院查体体温37.0℃,呼吸22次/min,血压80/65mmHg(1mmHg=0.kPa)。
身高cm,体重21.5kg。神志清,精神反应可,语言发育差,说话不清晰。
无特殊容貌、无脱水貌,双眼内斜,双眼视力下降(约0.5~0.6),双耳戴助听器。
颈软,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尿量~mL/d。
3辅助检查尿常规:pH6.8,尿相对密度1.,尿糖(-),酮体(-)。
血电解质、尿蛋白系列均正常。
腹部B超:子宫、卵巢未发育。
眼科会诊:右眼白内障,左眼白内障术后,左视神经萎缩。
电测听:Hz右耳65dB(senselevel,sl),左耳55dB(sl),提示双耳高频听力下降,低中频听力正常。
染色体检查:46,XX。
空腹胰岛素:5.79mU/L(正常参考值:3.0~25.0mU/L),C肽0.8ng/mL(正常参考值0.81~3.85ng/mL);餐后2h胰岛素:35.47mU/L,C肽1.35ng/mL;糖化血红蛋白:7%;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皮质醇、甲状腺功能均正常。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因家长拒绝而未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7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ng/mL;骨龄相当于7岁10个月。
4诊断不完全性Wolfram综合征。
经对症及调整血糖至平稳后出院。出院后持续胰岛素治疗,嘱其监测血糖。
5讨论Wolfram综合征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包括糖尿病、视神经萎缩、听力减退、尿崩症在内的综合征,又称为DIDMOAD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糖尿病、视神经萎缩、尿崩症、神经性耳聋,可有先后,全部存在或组成不同组合,4种临床表现不完全存在者为不完全性Wolfram综合征。患儿一般先出现青少年糖尿病;视神经萎缩常在1型糖尿病后2~3年发生;神经性耳聋以高频听力受损为特点;尿崩症为中枢性。视神经萎缩、尿崩症及耳聋表现为进行性神经退行性变的过程,与糖尿病的控制好坏无关。还可伴其他神经及精神系统表现,包括共济失调、肌痉挛、神经性膀胱、躁狂、抑郁、器质性脑病综合征。内分泌系统可伴垂体性侏儒、甲状腺功能减低、性发育迟缓,尿崩症等。目前该病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多基因突变有关。
本例患儿有失聪、视力障碍、1型糖尿病,尚未合并尿崩症,虽未进行基因检查,但根据临床表现基本可诊断为不完全性Wolfram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即胰岛素控制糖尿病、治疗尿崩症及配戴助听器等。
许丽雅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