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疾病知识

逾越英语听力障碍需要的五个步骤

逾越英语听力障碍需要的五个步骤

导读:逾越听力障碍,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听”!听的进程是一个主观“翻译”声音信号的进程,你需要具有感知音调、重音、停顿、节奏的能力,也要理解说话人是如何选词、造句和布局的。这些感知能力的获得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环境的浸泡。前路漫漫,无需迷茫,小新今以此5条建议,助你逾越听力障碍。

建议1:兴趣指引,坚持不懈

兴趣是延续做事的动力,练习听力也不例外。所以,首先你需要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专听你喜欢的内容。选择的听力材料要尽可能简短、真实,稍稍高于自己的听力水平。开始时尽可能进行无字幕视听(带影象,有画面),固然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更容易理解听力内容,从而保持听下去的动力。当水平提高到一定阶段,可以多听音频(audiolistening)。

我曾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那时,我每天早上都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看HLN台的《法医档案》(ForensicFiles)。这是一个案件纪实类节目,每集20分钟左右。内容主要讲的是犯罪分子如何狡猾、善于假装,将案件“布局”得扑朔迷离,和法医、验尸官、刑侦人员如何应用高科技手段和周密的逻辑推理侦破一桩桩奇案。我会一口气看上五六集,屏气凝神,全神贯注,生怕错过哪一个关键情节。这类想要1探究竟的好奇心使得自己忘记了是在练听力。

那段时间,CNBC台的《苏茜·欧曼秀》(TheSuzeOrmanShow)也比较吸引我。这个节目聚焦在专家如何给观众支招,帮助他们进行家庭财务计划或解决财务窘境。比如,有一期内容讲述43岁的Sarah和丈夫想在自家后院建一个四万美元的泳池。而他们的财务状况以下:每个月家庭收入是11,美元,而花消要用去5,美元,还要还贷款和留一部分作为固定存款。SuzeOrman用她的理财方案帮助这对夫妇实现了欲望。通过这个节目,我们不但能了解到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情况,还能学到一些理财知识,既有趣又有益,值得一看。最重要的是,你能将自己浸泡在英语环境当中。

小结: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但1定都有兴趣,请努力寻觅。当你“不当心”沉醉在喜欢的英文节目中时,也同时浸泡在了英语听力中,那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建议2:直接交换,效力最高

现在出国旅游、探亲和游学的机会愈来愈多。与nativespeakers直接交换已不再是奢侈的事情。但我遗憾地发现,很多人在国外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样的机会。他们在美国不过是冲进Coach工厂店“抢”几个包,到ShakeShack门口排队尝汉堡,到哈佛、耶鲁、斯坦福留个影,乔布斯家门口拍个照。此时,英语显得无关紧要。对迫切需要提高听力水平的英语爱好者来讲,这样“阔别尘嚣”的状态明显其实不可取。在陌生环境,“撬开”他人的嘴,才能给自己创造出真实的“听力环境”。从Coach店里的导购,ShakeShack汉堡店里的服务员,哈佛、耶鲁、斯坦福里的学生到乔布斯家的邻居都可以成为你凝听的对象。活生生的听力材料,且听且珍惜。

那末该怎样“撬开”他人的嘴?下面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

我在LivermorePremiumOutlets的WilsonLeather给妈妈买皮衣,我成心跟店员攀谈了40多分钟。美国的店员态度一般,礼貌客气但绝对适可而止,加上Outlets人多,他们不太愿意花时间跟顾客聊天。我找来一名年纪较大的女店员,让她帮我把挂在最上层的一件皮衣拿下来看,以后我向她表示感谢并赞美她的敬业精神,她的话也就多了起来,说WilsonLeather的产品质量如何好,我就顺着说:“Yeah,twouldyouliketotalkaboutitinaspecificway?”看他人认可自家产品并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她自然是乐意说,便又向我介绍了关于皮质、设计和设计师等。我频频点头,表现出了极强的购买愿望,她也想捉住推销时机,说现在买是多么优惠,我就顺着问:“Really?Doyouhavecouponoristhereanydiscountavailable?”这样,她向我详细介绍了店内的优惠措施。最后,她又说自己也买了一件WilsonLeather的皮衣。我不失时机地说:“I’dbeinterestedtohearhowyoufeel.”在全部交换进程中,我在努力做一个新话题的引领者,其目的不过就是触发他人多说话,以增加交换的机会。

小结:尝试跟来自英语国家的各行业人士打交道,听他们怎么说。在真实互动的环境中,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请不要怕“麻烦人”,给他人创造表达机会的人是受人爱好的!固然,最重要的是——我练了听力,我高兴。

建议3:场景会话,了解套路

在某些特定的英文场合,对行将展开的对话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我们可以在去某些场合之前先做做预习:Google一下自己行将“遭受”的话题,或买本实境英语教材做参考,或是询问nativespeakers或有海外生活经历的朋友,后者是最好的方式。下面举几个我在美国遇到的例子。

例1:有一天我跟先生在美国的Denny’s餐厅吃午饭。当时服务员的话大致以下。

Step1.肯定人数:Howmanyareinyourparty?

Step2.确认预定:Doyouhaveareservation?

Step3.引领入位:Rightthisway.

Step4.点饮品:CanIgetyousomethingtodrink,Ma’am?Andforyou,sir?

Step5.点餐:Areyoureadytoorder?

Step6.配菜:That

在餐厅,服务员还有可能说的不过就是“CouldIgetyouanythingelse?”“Howwaseveything?”等非功能性套话。

例2:有一次我在ATTretailer买了一张卡,60美元包月套餐。我便打给ATT的客服,得到的语音提示(voiceprompt)以下。

Step1.欢迎词:Wel

当系统没有得到你的指令时,你会听到以下内容。

reareyourchoices:Addmoneytoyouraccount,say“addmoney”checkyourfeaturepackagesorbuyfeatures,say“features”rchangestoyourrateplan,say“rateplan”getyouraccountbalance,say“accountbalance”orpress4.

小结:在类似的日常生活场景之下,谈话的内容随机性不大。大家可以先在头脑里把一些关键表达过1遍,查一查他人会怎么说,想想自己怎样应对。到了“现场”,就是做个温习加操练,实在是没什么可怕的。

建议4:习惯用语,务必拿下

很多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很多,语法功底尚可,可一旦与nativespeakers交换起来,仍感到障碍重重。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听了1遍,对不起,没听懂;第二阶段,“Pardon”若干次以后,还是不懂;第三阶段,即便是说话人把单词一个一个读给你听,仍然不懂。其中的缘由之一就是nativespeakers在说话时会使用一些日积月累的习惯性表达方式,这主要体现在习语和惯用句型的使用方面。当你不熟悉他们的表达习惯时,自然就会听不懂某些句子。以下笔者将从习语应用和惯用句型两方面为大家举例简析。

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习惯用语,看自己能否正确理解其含义。

’suptoyoutodecidewhenwestart.(upto跟“上”“去”没关系,而是“由…决定”的意思。)

urideamakessense.(makesense在这里不是“制造感觉”,而是“看上去有道理”的意思。)

iguredouthowtousethemachine.(figureout不是“计算出”的意思,而是“弄明白”的意思。)

askindoftiredwhenIcameback.(kindof不是“一种”的意思,而是表示程度,意为“有点儿”。)

eskirtcostsanarmandaleg.(costanarmandaleg不是真的要你拿一条胳膊和一条腿来交换,而是指东西的价格不菲,贵得要命。)

isnosweattofinishmyworktomorrow.(nosweat不是“没出汗”,而是强调做事情不费力。)

小结:习惯用语是听力提高不可逾越的一道坎,万万不可“听词”生义。笔者建议大家买本《牛津英语习语词典》(OxfordIdiomsDictionaryforLearnersofEnglish)或《柯林斯COBUILD袖珍英语习语词典》(CollinsCOBUILDPocketIdiomsDictionary),放在手边,常翻常记。积累习语是个长时间的进程,你别无选择,只能尽早归纳整理,熟记熟背。每天三个还是五个,随你!

再来看惯用句型。笔者给大家举几个关于“要求”的例子。

Wouldyoucaretoexplainwhyyouleftme?(不过是“Canyouexplainwhyyouleftme?”之意。)

Dear,please,wouldyoukindlystoptalking?(不过是“Canyoustoptalking?”之意。)

MindifIsmoke?(不过是“CanIsmoke?”之意。)

Iwaswonderingifyoucouldlendmeyourcar.(不过是“Canyoulendmeyourcar?”之意。)

小结:其实有些话如果直说,理解起来毫无困难,但如果说话者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套话,显得更加礼貌、客气、有修养,大家要尽力适应这类习惯表达句型,免得自己受干扰。

建议5:听力盲区,逻辑推理

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学过一门叫“广播”的高级听力课。上课的情势是老师打开收音机的短波(20世纪90年代末武汉大学英文系的教学条件),调到VOA或BBC的NewsReport,一人发一张白纸,做dictation,下课交卷,每次评分,最后会影响期末成绩。每次上这门课大家都心情紧张,谁咳嗽一声都想把他踹出去。课前大家纷纭做祈祷状,希望收音信号好些。有一次,信号特差,声音如海浪般忽大忽小,曾一度跳到了其他频道。大家先是面面相觑,然后集体直视老师,眼神里有委屈,也有“哈哈,看你怎么办”的幸灾乐祸。那位听力老师淡定地吐出一句话:“Guesswhatwassaidjustnowandwriteitdown.”全班20个同学瞬间崩溃,以头击案声此起彼伏……多年以后,在新东方学校的课堂上,我常提起这件事,倒不是由于多有趣,而是由于体会到了当年老师这么做的意图。试想,对一个以英语为第二语言(Englishassecondlanguage)的学生来讲,听不见、听不清、听不懂的部份太多了,我把它们叫作“盲区”。虽是盲区,你却不能弃之不顾,要勇于针对盲区进行逻辑推理。下面罗列两个如何利用逻辑推理扫除听力盲区的例子。

例1:在美国一家租车公司EnterpriseRent-A-Car租车,对话场景大致以下。

Clerk:Goodafternoon,ma’yIhelpyou?

Susan:I’dliketorentacar,please.

Clerk:ll-size,1or

空白1:依照大、中、小排队的规律,自然可以判断出处于full-size(大型车)和

空白2:前面Susan询问租车价钱,本句店员回答的是53dollarsaday,同时附加了一个信息。这个信息是什么呢?Unlimited这个词能够给你提示。租车通常有限制行驶里程和不限行驶里程的辨别,所以稍有生活经验的人就可以判断出,这里unlimited后面说的一定是里程,即mileage。

空白3:此处是在解释fullcoverageinsurance包括的内容,一般来说车损多是碰撞而至,所以空格3可判断为collision。

例2:头几天,我听了一段关于Hydrasport创始人JulieAustin女士的访谈。她发明了跑步时绑在手段上的水壶swiggies。在谈到创业之初身无分文的状态,她是这样描写的:“Imean,nomoney,soIliterallyhadtostartworkingtwoandthreepart-timejobs,andIsavedupalittlebithereandthere,andthat’s,Ijustdiditpiecemeal,thisiswhyittooksolongformetodo,evergotaninvestor,nevergotabankloan,nothing,itwasjustmedoingitinstages.”

这段文字中你可能听不懂的词是piecemeal。这个词的前面说她打两三份工,零零散散攒了点钱。然后,你会听到andthat’s,这是进行解释说明的标志性用语,这表明后面的Ijustdiditpiecemeal是对前面的savedupalittlebithereandthere进行解释,由此,我们可以推端出piecemeal的含义是“逐步地,零碎地”。

小结:基于逻辑和生活常识进行推断和判断是每个英语学习者必备的能力。深信生活的积累和用心的学习将赋予你不错的判断力,听的进程中即使偶尔出现盲区,你也不会有理解的障碍。

听力水平的提高需要久长浸泡在真实场景或视听环境里。在这个进程中,你需要不断体会nativespeakers的语言特点和表达套路,通过逻辑分析和生活经验判断你所听到的内容。









































中科医院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jbzs/721.html